□ 记者 廖王晶 樊文滔
本报讯 11月20日,国际小水电联合会示范基地核心会员年度工作会议在丽水召开,并举行“绿色水电丽水示范区”授牌仪式,丽水成为国际小水电中心在中国设立的第7个示范基地(区)。
会上,丽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代表丽水,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电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市创建“绿色水电丽水示范区”的经验做法及工作成效。同时,国际小水电中心各示范基地主任及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核心会员分别作了报告和发言。
丽水已创建绿色小水电站110多座,约占浙江省的60%,约占全国的20%,之前正式向国际小水电中心申请设立绿色水电示范区。国际小水电中心组织专家对丽水创建绿色水电示范区进行了考察评估,并报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协调委员会批准和水利部备案同意,决定设立“绿色水电丽水示范区”,成为国际小水电中心在中国设立的第7个示范基地(区)。
“一直以来,我市牢牢秉持水电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2018年以来,作为全国首个国际绿色水电示范区创建单位,我市按照‘着眼国际、建立标准、成为示范’的目标,全力推进水电产业绿色升级,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参加此次会议的水利部总工程师刘伟平认为,设立“绿色水电丽水示范区”,是开创水电绿色发展新局面的一件大事,对于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水电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我市90%的水电站属于集体股份制投资,带动了全市15万人投资入股,并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岗位;部分山区村集体或群众利用集体土地、山林资源等形式参股投资,参与电站分红,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了群众致富;全市共有486座电站参与扶贫惠农,占全市电站总数的59%,总装机达到94万千瓦,累计支付惠民资金超7.7亿元,解决农村就业人口3854人,发挥了积极的扶贫解困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