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民生

乘扶贫“东风”,丽水油茶在四川巴中生根,开始形成新的产业

荒山变绿坡 结出致富果

  □ 记者 丁罡 姚驰 刘奇

  本报讯 “三年前我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而现在,拳头那么大的油茶果已经挂果。”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杨坝镇罐坝村,望着漫山遍野已经开始挂果的油茶苗,来自缙云的油茶种植户李小敏特别有成就感。他说,再过几年丰产期就到了,那时候,我的油茶果可以达到每亩2万多斤,产油1000余斤,总产值可达4000余万元!

  李小敏是缙云人,是当地挺有名气的油茶种植大户。2018年,新一轮浙川结对帮扶活动中,浙江携手四川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缙云县联系南江县。在援川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李小敏兴冲冲地来到了南江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他当即决定乘扶贫“东风”扎根南江,规划建设1200亩油茶基地。

  2018年冬天,李小敏请来中科院专家,对种植基地的土壤、光照、气温、降水等条件进行科学论证。所有的中科院专家都认为这里非常适宜种植油茶,这个判断也给李小敏吃了定心丸,2019年,油茶基地的建设就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规划建设1200亩,目前已经栽植200亩。这批油茶苗长得特别好,今年已经挂果了,果实比石榴还大。再过5年,种下的山茶苗就会进入丰产期,到时候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五六百万元,可以带动整个村致富。”看着长势喜人的油茶果,李小敏信心满满。按照规划,红花大果油茶项目将分两期完成。2021年前完成种植基地建设;2024年前完成加工基地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年总产值可以达到4000余万元。

  为了增加油茶的附加值,充分挖掘油茶的资源潜能,下一步,李小敏还将继续开发种苗培育基地5000平方米,并配套茶油加工厂等。

  当时65岁的贫困户夏益祥,以前在家务农,种土豆、玉米,养猪养鸡,一年忙到头,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如今他把荒山流转了,自己在油茶园负责除草和打药,每天还能赚到一百块的工资。记者采访时,恰逢老夏领工资。把厚厚一叠百元钞数了两遍,老夏小心翼翼地把钱塞进了口袋,心满意足地告诉记者:“已经存了一万多块了,这辈子从来没攒下来这么多钱。”

  红花油茶基地流转的是村里的荒山。杨坝镇副镇长王禹龙介绍,以前这里全是荒山,现在流转之后,每位农户每年光是租金就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村民们在农闲的时候都在这里打工,每个月还能拿到几千块钱。而且,油茶树不仅能创收,由于根系发达,还能避免水土流失:“这样的‘绿色’项目才是好项目。”

  “杨坝镇罐坝村是通往光雾山十八月潭的主线道,届时我们将依托光雾山、十八月潭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观光园。”李小敏介绍,红花油茶基地里,将配种部分白花油茶。在种植后第三年就可以开花,花朵挂满树枝,十分漂亮。

  基地建成投产后,满山红花与光雾山红叶遥相呼应,既可扩大当地区域优势,增加旅游收入,又可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互利和产业链升级发展。“一片油茶就是一座金山银山,一山油茶林就是一张绿色大存折。”王禹龙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1-19 乘扶贫“东风”,丽水油茶在四川巴中生根,开始形成新的产业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4284.html 1 3 荒山变绿坡 结出致富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