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进入了知天命之年,年龄还未适应,心已经跑到了前头。平素要强的自己,不知何时起甘愿示弱了。处事方式不再像原来那么僵硬死板,处处不服输,说话也不再充满火药味。连衣着鞋帽也一改略显“强势”的西装皮鞋,变得“佛系”起来,运动装、休闲装轮番上阵。
其实,示弱没什么不好,示弱并非懦弱,也不是唯唯诺诺,更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和畏缩,而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智慧。在工作中,,常常能规避来自别人的警惕和嫉妒,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家庭中,学会示弱,常常能减少很多分歧摩擦,收获幸福和谐;在社会交往中,学会示弱,常常能消弭很多误会成见,换来理解和尊重。
被称为美国精神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的富兰克林年轻气盛,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比他矮了一截的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训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人生准则之一。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在一次谈话中说:“(撞门)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伟人尚且懂得低头示弱,我们学会示弱又何妨?
(刘国瑞 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