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廖王晶 樊文滔
本报讯 11月13日,全国水文化工作建设座谈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水文化领域的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工作。
座谈会上,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厦门大学教授钞晓鸿分别作了《工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古代的水利管理机构》的专题讲座,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山东省水利厅综合事业服务中心、江西省水利厅宣发中心和丽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丽水作为瓯江、钱塘江、闽江、赛江、飞云江、椒江的六江之源,自古以来,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筑”,孕育并遗存了以缙云古方塘、莲都通济堰、景宁英川堰、松阳青龙白龙二堰等为代表的众多水文化遗产。丽水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水文化普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全市1800余处水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基本数据、保存环境和传承情况。
近年来,丽水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精神,以瓯江为脉,挖掘水文化,切实推进水生态产品实现转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瓯江八百里黄金水道再次焕发生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丽水将继续通过水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架起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水文化桥梁,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转换。同时,也将力争为全国水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丽水元素、丽水探索、丽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