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秋蕊 蓝俊 通讯员 周虹霞
本报讯 2020年初,莲都区的“阳光票决”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在莲都区最早开始推进“阳光决策”制度的乡镇之一的碧湖镇老百姓充满了自豪。如今,碧湖正全力打造“阳光村务”监督品牌,推进全镇村级各项事务管理走向民主化、规范化、现代化,在碧湖,清廉村居建设成为常态。
事前:“阳光决策”让乡村民主规范化
村民的事村民说了算。2020年4月,在碧湖全镇推行村干部“二十一条军规”,“二十一条军规”,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其中规定了村级财务收支和开支管理、村级集体大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权力清单,违规处置集体“三资”和设立“小金库”的负面清单。
紧接着,碧湖严格落实《莲都区规范提升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十四条意见》,明确10项村务票决内容,执行7项票决程序。对涉及村集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表决。
碧湖镇碧一村,由村民“阳光票决”立项的“新办公楼”,以及大楼出租项目将为村集体带来27万余元的收入。同心村文化礼堂施工、承包、监督招投标方案也进行了“阳光票决”,有效地防范了因信息不公开透明而造成的廉政风险。
截至目前,全镇43个村全部实施票决制,共票决事项303件,其中通过事项298件,未通过事项5件,通过率98%。
事中:“阳光监督”让“智慧三资”唱主角
2020年,碧湖镇成为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的试点乡镇,该系统可实现收支监管、合同监督、在线审批、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在线支付、实时公开、资产交易8项基本功能。
碧湖镇率先全区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外包”,今年4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财务代理公司丽水市安喆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村级财务代理,镇“三资”办进行监督,改变了原有村级财务由“三资”办记账的模式,促进村级财务管理专业化。
另一方面,碧湖全面完成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由村双委干部、会计、出纳、村民小组长组成财务清理小组,开展2017-2019年财务自查,共梳理出问题与不足562个,通过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划除制,目前已完成整改532个。
今年7月,“智慧三资”管理系统在碧湖正式上线,初步实现村账资金网上审批及支付一体化,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一次不用跑”。
事后:“阳光评价”问出实效有实招
碧湖还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阳光评廉会”,以直播问廉、群众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倒逼村干部规范履职。
如今,问政“清廉村居”,“问诊”村级“三务”“三资”,成为了村民认同的“时髦事”。一台碧湖“阳光评廉会”,让党支部书记“晾了家底”,村监会主任“晒了三务”,群众现场“问了村务”,党员干部“回了关切”,专业人员“解了疑惑”,党政领导“点了问题”,群众“评了实效”,评廉结果“出了实招”。
这样的“阳光评廉会”,立志于创新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一体化监督模式,在各村积极开展“阳光评廉”活动,邀请镇、村两级干部与村民代表一起走进阳光直播间,以直播问廉、群众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倒逼村干部廉政履职。为防止“一评了之”,碧湖镇通过对晒出的问题进行逐个销号的方式督促落实整改。
下一步,碧湖镇将每半年对各村“阳光指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出具“阳光指数”红黄蓝绿四色排行榜。“阳光指数”评价结果与基层党组织年度考评、村干部评优评先、基本报酬发放等有效结合,对“阳光指数”排名靠前的行政村,在安排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优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