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晚报刊发了一则《年轻人的“心头好”,你能懂么?时代的改变,真的这么快?》报道,引起不少市民读者的关注和讨论,对待年轻人追捧高档鞋消费这件事,不少读者持反对意见,觉得学生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也有些人认为适量拥有一两双有助于培养年轻人的责任感。记者就此采访了在校大学生、家长以及高档球鞋的经营户,了解当前年轻人消费高档鞋的现状。
大三学子为买鞋做家教
寝室里放着21双高档球鞋
今年21岁的小王是丽水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学生,也是一名“疯狂”的球鞋爱好者,为了摆放自己心爱的球鞋,他特地买了一个鞋架放在寝室里,护理得非常好。“目前我有4双AJ、1双YEEZY、一双DUNK,还有几双欧文系列篮球鞋和空军一号,总共21双球鞋。”小王酷爱篮球,但他平日里打球时却很少穿这些高档鞋,多选择穿价格便宜的实战鞋,“打球难免会磨损鞋底和擦伤鞋面,有点舍不得。”
“这几双AJ和YEEZY,买来时花了五六千,如今放在二手购物平台上卖,至少能卖一万。”小王非常关注鞋子的行情,对于什么鞋子现在什么价格可谓是如数家珍,“比如‘欧文4’篮球鞋,现在停产了,本来发售价只要六七百,现在也涨到上千元了。”
小王告诉记者,他人生中的第一双AJ,是在读高三时父母赞助买的,“当时就觉得这鞋子真的太好看,酷毙了。”上大学后,他每个月有两千元左右的零花钱,但为了攒更多的钱买AJ这类的高档鞋,他在课余时间做起了家教,有时还会做一些零工。
记者从浙江胜道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鞋服消费也在升级。不少年轻人,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在选择时都会偏向于耐克、阿迪之类的品牌鞋,有些还会追求更高端、价格也更加昂贵的AJ、DUNK、YEEZY。“这些高档鞋外观时尚潮流,能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追求。”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最多一月赚八千元
从买家到二手名鞋卖家
和小王同一届的龙泉人小周,同样也是一名球鞋爱好者,在读中学时就买了不少高档篮球鞋。到了大学之后,他对AJ、YEEZY之类的潮鞋更“迷”了。“要说看到身边的同学穿AJ自己不羡慕那是假的,攀比心作祟,我跟着也买了AJ。”小周非常有生意眼光,在发现零花钱不够买鞋时,他做了转卖二手名鞋的生意。
“大一下学期,我卖出的第一双YEEZY,店里的发售价是1899元,通过电商平台转手卖出了2699元‘高价’,整整赚了800元。”小周很激动,后来就把在学习之余卖鞋赚钱当成了自己的兼职,“平均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最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8000余元。“现在我的库存量有100多双名鞋,有部分还是限量款。”小周说。
“一开始父母对我爱好很支持,有时还会给我报销一部分。但上了大学,再买这些名贵的鞋子时,他们就要求我用自己的零花钱来买。”小周说,因为没有额外问父母要钱,所以他们没有反对,只是每次看他买鞋时会忍不住唠叨,“你鞋子太多了,别买了吧。”
看中性价比
工作后“追”鞋变理性
学生时代的年轻人热衷于AJ、YEEZY等名鞋,已经工作了的又是什么态度呢?今年26岁的小付(化名)工作已有两年,虽然不喜欢打篮球,却很喜欢AJ这类球鞋的外观。在工作的第一年,还处于见习期的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双AJ,“那会儿工作还不稳定,收入不高,是过年时父母赞助的。”小付对此有些惭愧。
买来第一双AJ后,他发现这鞋和其他衣服很好搭配。在工作稳定之后,又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双2729元的AJ鞋,“我还是比较理性的,即便喜欢,也会考虑很久,不会冲动消费。”
与小付不同的是,29岁的麻先生已经结婚,在买AJ一类价格比较贵的鞋子时,往往会提前与老婆商量。“我从小喜欢打篮球,那会儿迷恋《灌篮高手》里的樱木花道,所以去年买了一双樱木花道的同款AJ一代,算是圆了童年的一个梦吧。”
不过自那之后,麻先生就收手了,“一两千的鞋子还是蛮贵的,自己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肯定得省着点花,情怀消费一次就够了。”理性的麻先生如今买的大多数都是五六百元的实战球鞋,他说,价格必须符合心理预期,性能确实OK,性价比高才会考虑下手。如果不急就选择在双11和双12的时候看看能便宜多少。
有苦恼也有理解
家长对孩子追鞋看法不一
年轻人对名鞋的追捧,不少父母表示很难理解。今年45岁的市民胡师傅,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对鞋服等日用品的需求是,只要够穿、舒适即可。虽然不至于新三年旧三年,但看到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小胡买了一大堆的球鞋,不止一次地劝说:“家里的鞋子已经这么多了,就别买了吧!”
让胡师傅更不高兴的是,在这些球鞋中,还有两双价格高达两三千元的。为了买这些鞋子,小胡也曾多次问他们要钱。一问原因,小胡才吞吞吐吐地说学校里的同学也有这款鞋子。对于孩子的攀比心理,胡师傅很无奈,“我打算让儿子放长假的时候,去朋友的餐馆里打打零工、洗洗碗,让他用自己赚的钱来买鞋,明白赚钱的不易。”
市民蓝先生对儿子追鞋这事儿的态度,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慢慢接受。蓝先生的儿子小蓝是一名高三学生,“高中生平时在学校都身着校服,唯一能彰显个性的只有脚上这双鞋了,而AJ、YEEZY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
“目前家里有10余双,起初我很不理解,这么多鞋子,还这么贵,买来干嘛。不过后来发现这些鞋子的数量没怎么变,但款式却有变化。”蓝先生发现,原来儿子买来这些鞋子后,发现涨价了,于是他二手转卖给其他同学,还赚了一笔小钱。小蓝有时把这笔钱用于零花,有时用于买新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鞋养鞋”。
看到小蓝的“操作”后,蓝先生慢慢接受了,还会与儿子进行探讨,试图进行引导,“都是年轻人,同学之间交换、转卖鞋子有时会产生一点矛盾,我会教他怎么处理,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 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