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常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庆元县松源街道上庄村就有这么一名73岁的老党员张世余,古稀之年创建了家庭养蜂农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日前,庆元县张世余家庭农场在松源街道上庄村柳直洋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张世余养蜂专业户升级为科技示范户。

  走进张世余家庭农场,工人正忙着安装电脑、张贴工作制度、营业执照、摆放蜂蜜样品,从养殖、采蜜、储藏、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

  张世余年轻时曾经从事过做木头、烧窑炭、煎松精油、拉手车等林事劳动,是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当选过三届村民委员会主任。1985年8月,张世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6年,年近古稀的张世余,开始尝试养蜂。

  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养蜂,张世余东借西凑只筹到5000元,购买38箱种蜂钱不够,还赊账6400元。无钱购买蜂箱,他就用家中楼板自制蜂箱。准备好38箱种蜂后,张世余用电动三轮车运送到隆宫乡小关村炉下水库边养殖。在用电动三轮车运送蜂箱到基地过程中,往返路途达百余公里,曾经有数次在运输途中遇到电瓶车无电,还有一次在途中爆胎,全靠有村民友情相助,才将蜂箱运到基地上。遇到创业中的重重困难,张世余没有退缩,不断总结经验,勇往直前。但由于路途遥远,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养殖规模一直做不大,年收入也只有两三万元。从2018年以后,通过政府部门项目扶持,张世余的养蜂积极性更高了,他把养蜂地点转移至马蹄岙库区。在春暖花开季节,他每天凌晨4点,把蜂陆续用电动三轮车从家里运送到马蹄岙库区的森林里、山路边,将一箱箱蜂摆放在事前准备好的位置上,间隔有序,错落有致。每年从5月初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连续三个半月,张世余老人早出晚归,精心呵护着每一箱蜂,遇上有地壁蜂袭击蜂群时,他会用一块50公分长,5公分宽的小木板将地壁蜂逐一消灭,对蜂群进行科学管理。由于马蹄岙库区森林植被丰富,野乌臼、乌荫桃、枝陀花等蜜源较多,养蜂规模一下扩大到了200箱,年收入增加到10万元以上。

  富裕起来的张世余老人没有忘记带领乡亲一起养蜂致富,采用托养方式,把养蜂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和低保边缘户,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今年我托张世余养3箱蜂,一年采了51斤蜂蜜,每斤卖一百块,也卖了有5100块钱,所以讲,农村人养蜂是蛮划算的。”上庄村村民陈秋生说。

  张世余带领群众养蜂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事迹,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据松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春华介绍,张世余2020年养蜂200箱,其中80箱是帮助村民集中共养,他养殖的蜜蜂产量很高,村民收入也很可观。

  正当庆元迎来千载难逢的铁路时代时,富裕起来的张世余老人坐不住了,与年轻人一样,共享小康幸福生活。“庆元火车通了,上次我与村里几个好朋友一起也到了宁德海岛上旅游了一趟,以后有空我还准备邀老伴一起去北京首都游玩一趟,去爬长城,坐动车、飞机。”张世余高兴地说。

  73岁的张世余,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实现共同致富的小康梦,他那种不等、不靠、不要的自食其力的奋斗精神,他那种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奉献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庆元 吴岳荣)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1-0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179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