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麻东君 通讯员 刘璐媛
本报讯 “警察同志,这3年来,我不停地寻找失踪的妻儿,积蓄也花完了,本来以为从此要孤苦一人的,没想到你们把希望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和儿子团聚,谢谢你们,谢谢松阳的好心人。”11月2日下午,松阳县象溪镇车站门口停着一辆警车,一位背着挎包的中年男子紧紧地握着象溪派出所副所长叶侃升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叶侃升一边嘱咐男子要照顾好刚寻回的儿子小志(化名),一边将这群来自贵州的“寻亲人”送上了前往温州的汽车。
直到汽车驶远,叶侃升才和身边一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乘着警车离开。
路遇乞讨母子
热心的松阳老人帮忙寻亲
身穿迷彩服的男子叫老兰(化名),今年已经66岁。9月3日上午,老兰领着一名小男孩到松阳县公安局象溪派出所报案,称其一个星期前捡到一个小男孩。
原来,一个星期前,老兰在经过莲都区碧湖桥头时遇到一对在路边乞讨的母子,听其口音像是贵州人,想起家里嫂子也是贵州远嫁到松阳,再看着在炎炎烈日下乞讨的母子,老兰动了恻隐之心,将母子二人带回了象溪镇家中。
老兰和乞讨妇女沟通的时候发现,该女子精神似乎有些问题,无法正常交流,只隐约了解到,他们母子二人是3年前从贵州辗转来到丽水碧湖的,其他信息也问不出所以然,而小男孩才5岁无法说清经过,只记得自己叫小志。
因天色已晚,老兰安排乞讨母子在家吃饭休息,打算过一天再带他们去派出所寻求帮助。没想到当天夜里,乞讨妇女就不见了,只留小男孩一人在房间里睡觉。
老兰原以为该女子会回来接走自己的孩子,但是等了3天还没回来,便领着小男孩到象溪派出所求助。
处警民警叶侃升了解情况后,立即从乞讨妇女遗落在老兰家的身份证开始寻找线索。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叶侃升与贵州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得知该地确有一个名叫“周芳”(化名)的女子,然而该女子一直在贵州,也没有小志的落户信息,寻找线索就此中断。
这段时间里,小志一直住在老兰家中,独居的老兰非常喜欢小志,一直将其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相处,并产生了收养小志的念头,然而小志仍有监护人,无法办理收养证明,寻找小志亲属的事情迫在眉睫。
寻亲多次遭受打击
竟以为民警是“骗子”
身份证上的姓名、地址都对得上,然而此“周芳”非彼“周芳”,是身份证遗失还是另有隐情?抱着一丝希望,叶侃升拨通了远在贵州“周芳”的电话。
周芳电话里称其从来没有离开过贵州,小孩子也都在身边,不过又称其有个亲姐姐,三年前带着儿子走失了。
“周芳”的话让叶侃升看到了希望,他迅速联系上了“周芳”的姐夫何其发(化名)。
何其发称他的妻儿确实失踪了,这3年来,他辗转贵州、温州等地,不停地寻找妻儿。期间也接到过许多不实的电话,却一次次地失望了。如今的他已积蓄耗尽,目前,同亲戚一起在温州打工。
何其发再次听到“儿子找到”的消息,第一反应便是“又来了一个骗子”,尽管叶侃升多次表明其松阳警察的身份,何其发仍是拒绝沟通。
叶侃升多次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何其发,并强调了小志的体征,将信将疑的何其发终于同意来松阳“认亲”。
3年苦心寻找
日思夜想的儿子找到了
11月2日中午,何其发在亲戚的陪同下从温州来到松阳与叶侃升见面,叶侃升将他们带至老兰家中。
当何其发看到3年后的小志,虽然长高了许多,却仍是他记忆中的可爱模样,这名朴实的贵州男子呆住了,久久不敢上前。而小志这三年来虽然同母亲一起到处乞讨过活,说不清之前的事情,却仍记得眼前的人便是记忆中的父亲。
怯怯的一声“爸爸”,终于让何其发认清了这不是梦,苦苦寻找了3年的儿子就在眼前,何其发紧紧地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哽咽着,哭红了双眼。
望着眼前的认亲场面,叶侃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两个月的追查寻找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老兰,这一千块钱,是我所有的积蓄了,感谢你收留我儿子。”当日下午,何其发就带着小志返回温州,临行前拿出一叠钱塞给老兰。“这钱,我不能要,我把小志也当亲儿子一样。”老兰又将钱推回给何其发。但在何其发再三坚持下,老兰收下。老兰用这钱给小志包了一个红包,又给小志买了许多生活用品以及玩具,塞满了一车的后备厢,依依不舍地送他们离开。
“只有两个来月,但已经把小志当亲儿子看待了,离开真的舍不得。”“不过他能回到亲生父亲身边,也应该为他高兴才是。”老兰说。
何其发表示,苦苦寻找3年,儿子终于回到自己身边了,但是他的妻子如今还不知道身在何方,接下来,他会继续边打工边寻找妻子的下落,等到一家人真正团圆的那天,再一起返回贵州老家。
记者了解到,目前,松阳警方也在积极帮助何其发寻找妻子的下落,期待他们一家三口能早点迎来真正团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