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同龄人中间,大凡喜欢读书的,都少不了三毛文字的陪伴。读三毛的作品犹如与三毛交朋友,尤其是读《撒哈拉的故事》,好像是随着三毛的脚步,来到撒哈拉沙漠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里,和三毛一起经历了抢劫,战乱,逃亡……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的撒哈拉沙漠,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三毛勇敢地抛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来到别人一辈子也不会去的大沙漠。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适应、关怀撒哈拉沙漠,在她的笔下,沙漠里的人和物变得丰富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
1973年,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当地法院与小她7岁的荷西公证结婚。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三毛在《大胡子与我》中写到:荷西是个反抗心极重的人,老婆叫他往西,他一定往东,老婆叫他穿红,他一定着绿,做了干的,他要吃稀的,做了甜的,他要吃咸的,这样作对,是他的娱乐之一。三毛很聪明,每每反其道而行之,荷西不知不觉中招,三毛的聪明才智将家务的鸡零狗碎处理得非常得体浪漫……
不幸的是,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给三毛是个不小的打击。荷西带走了三毛的一切,她的天真,她的调皮,她的可爱,还有再也回不去的时光。但是三毛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女人,也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在丧夫之后有勇气和力量写下《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在这些年之中,完全的是在享受生活。读《撒哈拉的故事》,你会爱上这个奇女子,你会艳羡她和荷西的爱情,你会憧憬撒哈拉的冒险……
有些相逢,是偶然,也是必然,你遇见什么样的人,就注定开始什么样的命运,三毛是我一直都崇拜的女性,我爱她书里那些风花雪月却无关情爱的句子,爱她旅行途中那些不一样的风景与美好。还有,更多的是爱她对生活的态度,冲破传统对女性的束缚,饱读诗书,出外游历,用丰盈的思想填满生命的荒芜。
莲都 吕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