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泰隆

如何守好“钱袋子”? 泰隆银行给你支招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屡见不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泰隆银行给您支招。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作案手法变化快;社会危害相对大;受害群体不特定;冒充公检法诈骗;侦办难度大。

  ●一旦被骗,该如何自救

  1.第一时间自救。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2.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防范电信诈骗谨记“十个凡是,五个一律”

  “十个凡是,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钱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五个一律”: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电话;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防范电信诈骗,养成七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6.不随意连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7.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金融信息包括哪些?

  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该如何补救

  1.发现个人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可向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部门等相关监管机构投诉举报。通过官方渠道对不法分子进行定位追踪,防止个人信息被继续利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发现个人信息已被泄露,应立即修改重要密码。个人信息往往与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关联。若发现银行卡或信用卡被盗刷,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热线进行挂失并冻结账户。

  ●如何保护自身的金融信息安全

  1.不将身份证、银行卡等转借他人。

  2.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情况,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

  4.不随意丢弃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业务单据和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

  5.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

  6.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或扫描未知二维码。

  7.不轻易填写调查问卷、非官方平台注册账户。

  注意支付安全

  ●银行卡用卡注意事项

  1.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不借给他人使用。

  2.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关注账户变动情况,定期检查账户资金交易明细和余额。

  3.不随意丢弃银行卡刷卡消费或使用 ATM设备的交易凭条。

  4.不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不登录非法网站,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

  5.不连接免费 Wi-Fi 登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机构APP进行账户查询、支付等操作。

  6.勿随意委托他人代办银行卡。妥善设置银行卡密码,不使用同一数字、生日、身份证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简单密码。

  7.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的可疑电话,须问清情况,不要盲目随意提供资料。

  ●理性透支、合法合理使用信用卡

  1.不要申请超过所能负担的信用卡数量,以免背上无法承担的债务。

  2.不可以恶意透支为目的,通过非法中介机构办理信用卡,更不能参与信用卡套现。

  3.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设置“单笔金额上限”“日(月)累计金额上限”和“日(月)累计笔数上限”等信息。

  4.定期查询账户余额和明细。

  树立理财风险防范意识

  ●了解产品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要素,重点关注产品期限、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流动性、预期收益率、产品风险等。

  ●了解自己及家庭

  在选购理财产品前,应综合权衡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入、流动性需求等,不盲听、盲信、盲从,不追逐“热门”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配合银行人员认真完成风险评估内容,并综合考虑评估结果,产品特性和个人情况选择产品。

  一是做金钱的主人。树立钱是为人服务的观念,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为了让家庭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是改变“资金少就无法投资”的观念。不管家庭财力的情况如何,都应很据自身资产管理和养老储备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三是学会对大宗财富支出进行规划。对家庭的大额消费进行合理计划,可以优化家庭支出的结构。

  四是学会投资,让钱生钱。财富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我们不会进行有效的金融投资,现金资产就会被通货膨胀所侵蚀,所以家庭生活需要理财,要学会让家庭财富保值增值,发挥专业产品抵御通胀、产品久期、市场化投资保障能力。

  五是善于控制投资风险,避免重大的家庭财产损失。

  六是要有风险责任意识。投资必定有风险,特别是股票、期货等投资工具,高收益必定有高风险,消费者要有风险自担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善于积累分析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确定选择

  消费者可以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购买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风险。消费者要在充分理解理财产品风险的前提下,在风险揭示书上对风险评估结果签字确认并亲笔抄录“本人已经阅读风险揭示,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在确定购买理财产品后,需签署相关协议,一旦签字认可,消费者即须根据合同内容履行买者责任。

  ●跟踪变动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消费者应持续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与收益表现,通过致电咨询或向消费者经理了解等多种方式掌握相关的产品信息,以便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等状况。

  ●关注账户

  理财产品到期后,消费者应及时关注投资本金和收益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返还至理财账户,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新的投资。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9-2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24952.html 1 3 如何守好“钱袋子”? 泰隆银行给你支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