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林华斌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然而,社会上依然存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还有一些网络主播为了收割流量,进行“云平台”暴饮暴食、铺张浪费的“小丑式”表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关键时刻还是有人丧失了“总开关”的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节约意识的传承与节约氛围的营造。
今年以来的严峻形势和应对实践深刻表明:“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所以,制止餐饮浪费,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全力打造勤俭节约的文明社会,就是我们当前最好的机遇。
那么,如何将勤俭节约新时尚历久弥坚地坚持下去呢?
首先是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中,必定有教导后代懂得感恩、发扬传承、热爱劳动、关心家庭等重要内容。“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三戒奢华,四宜慎食”“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这些字字珠玑的“训诫”,都无时无刻在提醒大家行事低调,勤俭为荣。
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一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只知道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将宝贵的精神财富抛之脑后。因此,在每个家庭细胞中,家长要做好勤俭节约的“先行官”,引领后辈继承传统,弘扬美德。家庭风气好了,整个社会风气自然好起来。
最后,将勤俭节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作为一项长期开展的必修课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劳动才有收获,有收获才有享受。天上不会随意掉馅饼,再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所得。只有经历过劳动的磨砺,汗水的洗礼,“粒粒皆辛苦”才会成为永恒的记忆。
打铁要趁热。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一切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好家风好家训在回归,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只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机会,勤俭节约好风气必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