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念白勺

遏制餐饮浪费,依然任重道远

  □ 市直 一言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但一些地方餐饮浪费仍然存在,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而学生盒饭也有三分之一被扔掉。这显然与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如果任由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蔓延,就有可能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意义,让更多人自省自励、引为镜鉴。

  制止餐饮浪费,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节俭和浪费的态度,折射出其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昭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要通过在全社会培育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让勤俭节约风气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动、社会风尚,使之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让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然而然”。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硬约束”。各地应结合实践经验,加快推进专门法律的制定,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要针对机关单位、企业、餐饮公司、学校等,精准设定监督主体,对浪费现象采取警告、公示、训诫、罚款等多种手段,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

  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形成鼓励勤俭节约的“软环境”。应把勤俭节约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体系中,同时,针对城市居民、商务人士等群体,采取亲身体验、典型引领等方式,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9-1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24107.html 1 3 遏制餐饮浪费,依然任重道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