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本报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9月13日早晨,市区白云山脚下响起了一阵嘹亮的读书声,丽水朗读团线下朗诵活动正在这里举行,50多名朗读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9月14日至20日是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因此,在活动的开始,本期活动的领读老师雷法全特别介绍了“推普周”的由来,以及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早在上世纪80年代,雷法全就开始在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工作,为我市培养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人才。退休后,他仍然通过担任丽水朗读团的指导老师、参加各类大型朗诵活动及志愿者活动等方式,继续他推广普通话的事业。
丽水朗读团线下朗诵活动自2018年5月份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00多期,累计吸引了1万多人次参加,涵盖了退休干部、公务员、教师、医生、学生等人群。以诵读经典的方式,推广普通话,一直是活动的一个重要宗旨。
每期活动之前,领读老师都会把朗诵稿中易读错的字注音,让朗读者提前学习。在活动中,领读老师也会对这些字进行讲解,让每个朗读者都能掌握正确的读法。对此,很多朗读者都表示受益匪浅。
朗读者李爱萍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因为好多字不会读或者读错,在大伙儿面前闹了笑话。“有很多字,我读了几十年,但一直没意识到那样读是错误的。”从那以后,李爱萍非常重视文字的读音。一拿到朗诵稿,她会先通读一遍,找到那些自己没把握读准的字,然后查字典为它们注上标准的拼音。
像李爱萍这样好学的人还有很多,在活动现场,可以看见他们都带了纸和笔,领读老师讲解时,他们都会认真做笔记。
“学习普通话没有捷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雷法全表示,在他看来,普通话的推广、规范,语言的进步、发展,是社会文明前行的表现。而他,也早已把推广普通话当作“分内之事”,会一直坚持下去。同时,丽水朗读团线下朗诵活动也将持续举办,欢迎更多市民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