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乡愁是邮票,乡愁是船票,乡愁也是心中的诗。离家越远,乡愁越浓,离家越久,思念越深。
我的家乡岭头村是一幅葱茏苍翠的山水诗画,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距镇政府所在地英川约七公里,是景宁、龙泉和云和三县(市)的交会地带。但因为地处偏僻,村里山山水水都保存着原生原貌,是典型的原生态处女地。随着百山祖国家公园项目的启动,得益于英川镇是规划建设中的公园东大门,诗画岭头也渐渐从大山深处走到世人眼前。
我年轻时曾三任岭头村村委会主任,为岭头村建设尽心尽职,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没有村集体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建设开通了约4公里的通村康庄公路,结束了岭头人起早贪黑靠步行外出的历史。更值得引以为豪的是,在任内放眼未来,排除种种干扰,保住了岭头村的“母亲河”——水碓坑。当时小水电风头正劲,很多老板要来开发水碓坑,一旦开发,截坝储水或引水穿隧会造成河床干枯,母亲河就会变成死河,山水风景不再,我顶着诱惑和压力没有松口,使得这条“母亲河”成了方园百里少有的源远流长、溪水潺潺的景致,保障了岭头村民亘古至今苍天赐予的饮用水源,确保了岭头人赖以生存的上千亩良田旱涝保收,造福万代子孙。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教育资源的日趋集中,岭头村的乡亲们大多前往景宁、龙泉和云和县城务工置业或为子女陪读,有些村民也赴更远的地方创业发展。村里留守的乡亲越来越少,加上公路开通后液化气的引进,山区植被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今日岭头四周已是重峦叠嶂,碧翠欲滴。我也因为儿子在丽水工作,来丽带孙女,兼做一点家乡风味的小生意——制作高山米糕,尽己所能传承家乡饮食文化,也借此寄托埋在心底那份浓浓的乡愁。
近期欣闻景宁诗词和楹联学会组织诗词作家一行10人,专程赴岭头村采风,为配合县委、县政府有效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东大门项目建设进行文化创作。身为心系家乡的一员,得知家乡岭头山水诗词将被融入公园东大门元素,难免心潮澎湃。在诚挚感谢诗词作家一行的同时,更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和诗词爱好者能够通过诗词了解岭头,喜欢岭头,让岭头通过生态诗路走得更远。在此随咏四言:葱茏澄碧两相融,险峻高低各不同。淳朴乡亲诚请你,去天然氧吧深呼吸。
(景宁 毛传良 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