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生入园季,那就是一部大型的亲子分离剧。孩子们入园哭、吃饭哭、睡觉哭、睡醒了还哭……这声声哭泣,把老母亲们的心扎成了筛子。
“妈妈,我不想上学”“妈妈,你不要我了么?”“妈妈,我头好疼”“我肚子很不舒服,很恶心”……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分离焦虑即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连接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于学龄前期。当孩子初次离开至亲时,陌生的环境会引起孩子的焦虑和不安,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一些压力,导致行为上的一些异常。如为了逃避去上幼儿园,会以身体不适等各种借口抵制上学。在面对亲人时,会表现出很久都不会出现的退行行为,比如吮吸手指、在怀中入睡等。
那么该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闫凤武告诉各位,首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新环境,父母需要提前训练,提高孩子基本生活技能,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能独立完成这些事而出现哭闹行为和抵触心理。
其次,闫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入园焦虑是一定会发生的,小朋友进入幼儿园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出现哭闹、吃饭不好等表现,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大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也可能会水土不服。
家长需要先放平心态,要理解哭也是孩子发泄情绪的表现,接受孩子可能会崩溃大哭,也可能哭好几天的情况,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更加焦虑。
入园前家长提前和孩子一起憧憬幼儿园,每天晚上陪宝宝睡觉的时候讲幼儿园的故事,从幼儿园这种整体的外观来给孩子去讲,让其对幼儿园产生好的期待感。让小朋友知道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地方。“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在幼儿园里,你也可以结交很多好朋友,有更多的朋友陪你玩耍,与你分享快乐。”
积极引导,降低幼儿对老师的排斥心理。家长可以提前和小朋友聊一聊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老师最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还会教会你们很多本领。”“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你,你有任何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事情都可以和老师说。”让幼儿觉得老师非常亲切。
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其周围环境和老师,观察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玩一玩,让老师抱一抱,亲一亲,让孩子熟悉新的声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及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合理的期待。
如果分离焦虑对孩子的生活及家庭产生了影响,并且难以解决,建议带孩子去相关专科医院询问。
通讯员 李浚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