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上学啦!”9月1日一大早,7岁的小宇(化名)特意来到侠姐家门口,雀跃着与她分享第一天上学的激动心情。
小宇是侠姐邻居的儿子。因父亲入狱,母亲忙于工作,小宇出生后一直受侠姐照顾,平时遇上头疼脑热,也是侠姐带着上医院看病、垫付医药费。“小宇第一次开口说话,就是喊我‘妈妈’,当时我眼泪都下来了。”侠姐说。
47岁的侠姐原名贾维侠。十几年来,她关心呵护着许多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孩子、残疾少年,帮助他们走出阴霾、融入社会,就像是孩子们的“代理妈妈”。和小宇一样,这些孩子都管她叫“妈妈”。去年8月,侠姐发起了“陪伴者计划”,集结爱心志愿者,温暖呵护三百多个孩子。“渴望爱,是孩子的天性,希望通过我们的陪伴,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爱。”侠姐说。
拯救“缺爱”的孩子
这是放在心里十几年的爱心计划
侠姐老家在安徽,2006年,她来到丽水开办来料加工厂,热心帮助居家妇女在家就业。和姐妹们打交道久了,侠姐渐渐成了大伙的“贴心人”。天生古道热肠的她,特别擅长帮人解决家庭矛盾,到了第二年,她干脆“升格”为调解员,2019年6月在莲都区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调解工作室,专为街坊邻里化解矛盾纠纷。
“大家觉得我仗义,都管我叫‘侠姐’。调解次数多了,这‘名号’也渐渐传开。”13年来,侠姐调解了1000多起纠纷,成功率约95%。
“干这行久了,越来越心疼这些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甚至家暴的环境中成长,性格难免存在缺陷。”侠姐说,大约在十多年前,“陪伴者计划”就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孩子是无辜的,如果有人能爱护他们,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
6年前,碧湖一名女子因长期遭受丈夫家暴苦不堪言,求助于侠姐。经调解,夫妻俩离了婚,但他们的孩子小何(化名)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性格偏激、自我封闭,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在交谈中我发现,小何行为暴戾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为的只是获得大人的关注。”于是,侠姐成了小何的忘年之交,得知他爱吃炸鸡,还常带着他去肯德基边吃边聊,渐渐地,小何对她打开了心扉。
“小何喜欢看堂哥打篮球,于是我买了一个篮球送给他,他练球的时候,我就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侠姐笑着说,经过与小何五六年的相处,她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小何也成长为一个阳光开朗的初中生,“现在我们依然经常通电话,他遇上了好事坏事都乐于告诉我,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多年来,侠姐帮助过许多像小何这样的孩子,如今“小何们”纷纷长大,他们的生活因为遇见侠姐而改变,有的还加入了侠姐调解工作室,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更多需要温暖的孩子送去关爱,酝酿多年的“陪伴者计划”,也因此得以开花结果。
“陪伴者计划”项目启动
大学生志愿者踏上爱心之旅
去年8月,侠姐参加了省慈善总会的焕新乐园项目,为60名家庭困难的孩子送上一件小小的家具。
在排查过程中,侠姐发现许多低保低边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缺乏陪伴,于是将放在心中十几年的“陪伴者计划”付诸行动,发动志愿者们一同呵护特殊儿童。
出乎侠姐意料的是,活动立即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全市各乡镇、村的网格员上报了900多户困难家庭,侠姐发动了调解室70多名调解员一起下乡走访,对这些家庭进行实地筛选,最终选出了300多名符合陪伴条件的孩子。
“这么多孩子,靠我们小小一个工作室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侠姐向社会发起了志愿者招募,6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闻讯而来,加入“陪伴者计划”。
范伟芬和毛家伟,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班同学。暑假放假前一天,他们找到侠姐,了解志愿服务内容。
“听完侠姐的介绍,我们马上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放假第一天就来报到了。”范伟芬笑着告诉记者,家住庆元的她为了参加志愿服务,特意在市区水东租了房,每天早上骑半个小时的电瓶车到调解室上班,“一想到有孩子需要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一年来,侠姐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她自掏腰包买了牛奶、水果等礼物,带着志愿者下乡进村陪伴困难儿童,足迹几乎遍布莲都区的每个角落。
“每次开展陪伴服务,侠姐都会请我们吃饭,一个月下来花销可不少,她每个月三千多元工资全都‘贴’进来了。”毛家伟说。
陪伴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
有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了爱心团队
在侠姐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许多孩子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前不久,双目失明的15岁男孩小萌(化名)来到侠姐调解工作室,为志愿者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他的歌声很轻,唱到高音时非常吃力,但当他认真地唱完整首歌时,侠姐和志愿者们一面鼓掌,一面都忍不住落了泪。
原来,小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两个月后又不幸双目失明,长期受疾病折磨、生活在无尽黑暗中的他,情绪一直非常暴躁。侠姐和志愿者的到来,为小萌的生活带去了一道光亮,他们一起聊天、讲故事、听音乐,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陪伴的过程中,侠姐和志愿者收集了不少孩子们的心愿,这些心愿微小到让人心疼。“我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想吃一根棒冰”“我想进城玩一次”……志愿者们仔细记录下这些愿望,并一一为孩子们实现。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侠姐和志愿者还组织了3次集体活动,邀请孩子和家长免费参与,通过亲子游戏、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互相交流,结交朋友。“许多孩子在活动结束后依依不舍,不停问我们下一次活动什么时候开展,他们还要参加。”志愿者范伟芬说。
随着“陪伴者计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有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了侠姐的团队。再过几天,范伟芬和毛家伟就要开学了,但他们并没有打算中止志愿服务。“我们答应孩子们,会在周末和节假日陪他们一起玩、一起学习,要言而有信做个好榜样呀。”毛家伟笑着说。
记者 谢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