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重点

  这是一次传递爱心的约会。8月28日,两辆载有30多名爱心人士的大巴,从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出发,从红船起航地驶向秀山丽水。他们带着同一个目的——与龙泉和松阳两地的46名贫困学子结对,为他们送上爱的礼物。

  爱洒龙泉,情牵松阳。依托嘉兴和丽水两地的“山海协作”关系,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再一次走进丽水。山呼海应,爱心在嘉兴和丽水两地之间激荡,一段段爱心助学的佳话也就此写就。

  嘉禾绿荫行动:

  13年结对273位丽水学子

  “嘉兴又称‘禾城’,我们把这个活动取名为‘嘉禾绿荫行动’,寓意通过爱心资助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片遮阳挡雨的绿荫。”嘉报集团副总编辑、南湖晚报执行总编杨志勇解释了活动的初衷和由来。

  由于交通等原因,在丽水的大山深处,仍有一些优秀的贫困学子。他们高考成绩优秀,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学费成为了他们求学路上的一座“大山”。2004年,嘉兴和丽水建立了山海协作结对关系。2008年,在两地关工委的牵线下,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走进龙泉,两地搭建起了爱心助学的桥梁。2017年,嘉禾绿荫行动的爱心版图再次延伸,首赴松阳开展助学活动。截至目前,嘉禾绿荫行动已在丽水连续开展了13年助学活动。

  在13年里,每当高考成绩出炉之后,南湖晚报就会派出骨干记者奔赴龙泉、松阳两地,对贫困学子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他们头顶烈日,翻山越岭,穿街走巷,走进贫困学子的深山老宅、简陋租房,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家庭致贫原因的同时,也对他们不屈不挠的求学故事进行深入报道。

  南湖晚报记者付梦婕已经连续几年参加了嘉禾绿荫行动的报道。“参与这个行动的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段很不同寻常的经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学子面对逆境时那种百折不挠的坚韧劲儿。”付梦婕表示,学子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打动了禾城市民的内心,活动热度非常高,往往是学子报道一经刊出,便被爱心人士结对。今年的结对学子数量更是达历年之最,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龙泉、松阳共有46名贫困学子与禾城市民达成结对意向。

  13年的山海情深,13年的爱心延绵,跨越千里的片片绿荫支撑起了浙西南更多优秀贫困家庭孩子求学的梦想。据市关工委统计,截至今年,嘉禾绿荫行动已累计结对龙泉、松阳优秀贫困学子273名,资助学费超过550万元。

  绿荫使者:

  送来的不仅仅是资助 还有精神养分

  “绿荫使者”,是参与嘉禾绿荫行动爱心人士的专属称呼,因为他们就像夏日里的片片绿叶,为困难学子的求学之路撑起一片绿荫。他们中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但更多的是公务员、教师、退休职工等普通群体。他们用最真诚的善意,回应来自大山深处学子的呼唤。

  “绿荫使者”朱丽华已经不是第一次前来参加结对仪式,但今年的她多了一个身份——5月份,她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在8月29日的结对仪式上,她上台向贫困学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40多年前,由于一次意外,朱丽华双目失明。但她自强不息,进修成为嘉兴首个盲人中医师,并开了自己的推拿诊所。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她无私帮助他人。截至去年,她已资助了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高达389万元,帮助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我身边的亲人,还有党和政府帮助了我,感动了我。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要加倍地回报。”朱丽华说,希望受到资助的学子们将来也能回报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

  “朱阿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她曾经身处那样的逆境,却勇敢面对,走出了精彩的人生道路。”张朝斌是今年受到朱丽华资助的学子之一,他表示,朱丽华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学的是中医专业,以后他也要像朱阿姨一样,为人们缓解病痛。

  另一名“绿荫使者”顾晓欢的故事同样励志感人。她在2001年怀孕时被查出白血病后,勇敢地和病魔作斗争,不仅生下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还战胜了病魔,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当年,很多好心人为我捐款、送奶粉,解我燃眉之急,更多的人宽慰我、鼓励我,给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撑,我永远铭记在心!”顾晓欢说起往事满是感恩。此后,顾晓欢自强不息,和弟弟一起开了酱鹅店,品牌不断做强做大。今年,她和弟弟总共结对了3名学子。

  “虽然从嘉兴过来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我还是坚持要来。我想面对面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这些优秀的学子听,希望能带给他们一份精神力量,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前行。”顾晓欢说。

  在结对仪式上,“绿荫使者”和结对的贫困学子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努力奋斗,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受助学子:

  感恩在心 以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

  “不用再为大学学费发愁了!”在结对助学仪式现场,受助学子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面对嘉兴“绿荫使者”的浓浓爱意,丽水学子也感恩在心。在结对仪式上,他们向身边的“绿荫使者”鞠躬道谢。

  “谢谢你们在我们无助彷徨时伸出援手,予以阳光,拨去苍穹之上的阴霾。”在龙泉的结对仪式上,李伊卉代表受助学子,说出了心中的感激之情。“我们可能独自一人生活,可能跟随父母一起住在逼仄的出租屋里,可能因为求学,而几个月不曾踏上回家的路。不是没有委屈,不是没有抱怨过,不是没有想过要放弃。但是每每回首走过的路,路上有我们一路拼搏的印记,有父母对我们的殷殷期盼,有老师温和关爱的微笑,有同学的温暖问候,有爱心人士的相助,心中顿时又充满了动力。我们是不幸的,我们又是幸运的。感谢你们,让我们的逐梦之路不再那么坎坷。”

  “真正的贫穷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舍弃爱与自由。请相信,经历过磨难的我们,沐浴过阳光的我们,会在未来的某个日子,像你们一样,用小爱汇聚大爱,帮助更多跟我们一样立志成材的年轻人。”松阳受助学子代表陈楚则表示,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受助学子因为资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11年前,龙泉的高三学生叶肖菲高考取得了好成绩,但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让她满面愁容。嘉兴“绿荫使者”吴菊红的出现,解决他们一家的难题。大学毕业后,叶肖菲成为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一家人搬出了棚户区,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小康生活。与此同时,她也积极参加爱心志愿活动,帮助别人。“多亏吴阿姨当时资助我四年学费。我现在是一位母亲了,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叶肖菲说。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林斐 王丹/文

  南湖晚报记者 王蓉/图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8-3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2126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