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刘春龙
本报讯 近日,生态环境部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浙江)调查与评估课题启动会在我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队取得阶段性成果,共记录到物种数2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2种。
据了解,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队共有鸟类、哺乳动物、大型真菌等8个调查小组,此前跋涉绿水青山间,探访深山“居民”。
“植物活化石”百山祖冷杉、“中国特产”黄腹角雉、“天价昆虫”阳彩臂金龟、“幽灵之花”球果假水晶兰……调查过程中,队员发现吉林小脆柄菇、江西虫草等浙江省新记录14种,方尾鹟、小斑叶兰等丽水市新记录21种,并搜集了黄精、黄粿、黄陂辣椒等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典型案例。截至今年8月,调查队共记录到物种数2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2种。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查填补了丽水市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料的空白,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也展示了丽水市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发中国环境报、中国青年报、江苏卫视等媒体纷纷进行追踪报道。“未来,调查队还将采用环境DNA技术、无人机等多种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