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0—202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杭州召开。专家组对《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深入研讨,提出建设性意见,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就《总体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深入研讨。
评审意见认为,《总体规划》根据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需求,提出的“一园两区”空间布局方案合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和浙江实际,对深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据了解,《总体规划》按照相关方案要求和浙江省“一园两区”的国家公园建设思路,整合钱江源、百山祖两个园区共7.58万公顷,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7个自然保护地及其连接地带,涉及开化、龙泉、庆元、景宁四县(市)、14个乡镇、常住人口8521人,包括总体布局和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科研监测规划、自然教育规划、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八大方面规划。
规划明确,近期目标是2020年正式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全面建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运行顺畅;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规划标准、资金保障、评估考核等体系成熟完善;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及科研、教育、展示、体验等综合功能全面高效发挥,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公园。
《总体规划》的总目标是把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成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关键地,以百山祖冷杉、黑麂为代表种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地,长三角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绿色崛起先行区,中国自然保护地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引领区,中国东部生态文明和优秀文化传承区及中国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区。
下一步,编制单位将根据专家组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总体规划》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尽快按照程序报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