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是宁浩继《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后又一部荒诞现实主义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在“世界公园”表演的驯猴师误把突然降临的外星人当成刚果猴所引来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电影出现了三个空间层次,最高端的是神秘的外太空,处于中级的是人类科研室,最后一层是主人公耿浩所处的“世界公园”,这和同期上映的《流浪地球》有相同的空间结构。这样的设置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叙事模式,使观众在千篇一律的类型叙事中找到“新鲜感”,其次它也变相体现了导演的野心,讲述地球和外太空的故事不能空有一层科幻伪装的表皮,这是需要丰富的知识理论支撑的。
黄渤饰演的驯猴师,实际上是典型的边缘人物,他没有钱也没有地位,纯靠手艺过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无人会相信“耍猴”的把戏,影片常提到的“臭耍猴”的蔑称,似乎也在向我们传达他们真实的境遇。但正是这个“臭耍猴的”,成功利用了“兽性”制服了外星人,而所谓高端的科技人才,却连是“猴”是“外星人”都分辨不清,这一绝妙的讽刺,将影片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对荒诞现实主义的探索上,中国已有不少成功的示范。何为荒诞?实际上,早在宁浩的前两部“疯狂”试验上,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一来,要表现一定的审美趣味,引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要有值得玩味和思索的细节。二来要表现一定的现实感,荒诞的前提是不能架空于生活。而纵观当下许多荒诞片,观众不仅看不到匠心和诚意,反而只能看到大量恶俗的趣味和段子。《疯狂的外星人》的“疯狂”是基于前面两点的补充,例如在外星人的扮相上,笑点是对于“刚果猴”和“猴子”的误认,又如对于“世界公园”的设定,实际上是为后来C国科研人员到处寻找外星人所埋下的伏笔。观众之所以会受到感染,是因为这些片段都不是莫名其妙和无厘头的,而是在经过创作者们的精心设计后的“有意为之”。
不可否认的是,《疯狂的外星人》的缺点也极为明显——有如此庞大的内容架构,最终却以外星人喝醉离开草草收场,实在是难以说服银幕前的观众。但不管怎么说,它为中国的荒诞现实主义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吸引愈来愈多的创作者前仆后继走向这条“疯狂”之路。
莲都 何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