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蓝倞 通讯员 钟方忆
本报讯 竹绕古村,水傍畲寨。8月1日,在龙泉市西南部的竹垟畲族乡竹盖村,“跋山畲水,与你乡遇”泼水狂欢节正式开幕,来自各地的上万名游客专程来到这里,水枪、脸盆齐上阵,把盖竹村变成了一个狂欢场。
远近闻名的夏日“盛宴”
“我朋友和我说,竹垟举办泼水节,活动很多,这不,我们两家人就趁着双休日带着孩子来这儿玩水。”来自庆元的游客吴先生一边告诉记者,一边拿着小脸盆泼水。当天早上9点半,他们就来到了竹盖村,此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
“我是第三次来了,2017年第一次和女朋友来的,现在女朋友都是老婆了,我们还是一起来玩。”来自福建浦城的王先生一脸笑意地告诉记者。
竹垟畲族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5点半开始,游客就陆续来了,村里上百个车位早上就全部停满。
竹垟畲族乡四面群山环抱,横溪由北向南贯穿村中,村居沿溪东西两岸分布。竹垟是龙泉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畲族居民占1/3。“畲族是一个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极具文化特色的民族。”据竹垟畲族乡党委书记杨惠民介绍,竹垟是生态绿谷、红色热土、风情畲乡,省级文保单位坤德桥屹立在横溪,元代大儒王毅在此教书育人,元代铜山源孝义夫人庙几百年香火不断,畲族的“过油火”“火炉塘”还入选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场狂欢从早晨延续到暮色,随着竹盖村风情广场上象征着希望和幸福的篝火被点燃,中心广场瞬间“沸腾”起来,热情的畲家姑娘挽上游客,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一起跳起了欢快的畲族舞蹈,喧嚣了畲乡温柔的晚风。
文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
“这两年泼水节的生意都很好,我专门从龙泉借了亲戚的设备来摆摊。”在风情广场边摆小吃摊的雷先生正忙着招呼游客。到中午12点,雷先生已经入账1300多元。这样的摊位,竹盖村的主干道上比比皆是,生意兴隆。
近年来,竹垟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旅游+N”产业扶贫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模式,让“好风景”成为致富奔小康的“好钱景”。
以旅游带动消费的同时,竹垟也致力于让产业与旅游繁荣共进。在今年泼水节开幕式现场,竹垟与贵州省石阡县绿源生态菌业有限公司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183万元,年加工食用菌菌棒800万棒以上,预计年营业收入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