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服务健康

  “我们家住一楼的阴面,怕宝宝被蚊虫叮咬,我们全家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袁女士想给宝宝买随身带的驱蚊环,“宝宝太小了,被咬一口都会肿起来。可老人怕驱蚊产品里含化学成分、有毒物质。”

  袁女士向记者表示担心:婴儿专用,纯天然成分,这样的驱蚊产品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

  驱蚊产品归“农”管

  无“婴幼儿、孕妇”专用

  蚊香、花露水、驱蚊环、电蚊香……很多人以为驱蚊产品是药品,或是“化”字头的化妆品。但其实,只要宣称有“驱蚊”效果的产品,就属于我国农药管理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预防、消灭或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卫生杀虫剂,都是“农药”,都在农药管理范围内。

  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驱蚊产品时,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和生产批准文号,购买经过农药登记,并取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正规产品。而且我国的驱蚊产品并无婴幼儿或孕妇使用的等级,也没有相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婴幼儿和孕妇使用的驱蚊产品的技术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广表示,不要盲目相信产品包装上所标识的“婴幼儿、孕妇专用”等不实宣传,尽量不要给6个月以下婴幼儿和孕妇使用驱蚊手环、驱蚊贴等产品。购买化学驱蚊产品时,一定要认准三证号齐全的产品,“三证”号是指农药登记证号或临时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

  如果产品不规范,蚊香或驱蚊花露水超范围使用杀虫药剂、添加的杀虫药剂超出允许添加剂量,就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人体过敏或中毒,尤其是儿童、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因体质较弱,更易受到伤害。

  植物驱蚊没那么神

  物理防蚊效果好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发布过一项试验结果显示对于近年来兴起的驱蚊贴、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采样的50种样品都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几乎起不到驱蚊效果。50种驱蚊产品全都宣称采用天然植物配方,但检测显示,14种样品中未检出有效成分,36种产品中虽检测出,但含量非常低。

  蚊子究竟怕什么?陈广医生介绍,盘式蚊香,电蚊香液(片),驱蚊喷雾等这些传统的驱蚊产品,含避蚊胺(DEET)类驱蚊化学成分。避蚊胺可以通过挥发,在皮肤周围形成汽状屏障,通过干扰蚊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应器,使蚊虫不能对人体表面的汗液、二氧化碳等做出感应,从而使人避开蚊虫等的叮咬。这类驱蚊产品,未满2月龄的婴幼儿禁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避蚊胺浓度10%以上的产品,而且每天使用不能超过3次。

  还有一类驱蚊产品号称“纯天然”,基本是通过一些植物、精油成分(市场多见为香茅油、尤加利精油等)进行驱蚊。提取的“植物成分”确实不是农药,但是其效果跟气味的浓度和距离有关,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气味会变得越来越淡,驱蚊效果也逐渐减弱。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的《蚊净香草驱蚊效果试验研究》显示,驱蚊植物驱蚊香草、艾蒿、牛至、芸香、夜来香、甜罗勒等对蚊子无明显驱赶效果,人的皮肤仍会被蚊子叮咬。试验中的植物在实际生活中的驱蚊效果很差,在生活中几乎不具备驱蚊的作用。

  陈广医生推荐老年人和有孩子的家庭使用蚊帐,蚊帐不仅无毒无味儿,还环保低碳。另外也建议使用LED灭蚊灯,无化学品,无有害气体,主要利用蚊子灯具有趋光性的原理,结合紫光诱使蚊子,达到消灭蚊子的目的,推荐幼儿和孕妇家庭使用。

  据人民网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8-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15449.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