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杂谈念白勺

创建永远的文明之城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本报报道,6月8日,在一场公勺公筷进机关活动中,3000双公筷、600个公勺“走进机关”,为餐桌文明出力。这是丽水市委市政府坚持常态长效创建,不断推进新时代全域化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一个缩影。

  2017年,丽水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颗“皇冠上的明珠”。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激励,激励大家把丽水创建成永远的文明之城。

  如何创建成永远的文明之城?显然,创建的常态化非常关键。因为常态化的创建,才能及时解除各种变动因素对城市文明的影响,使城市永远保持在相对文明的状态。

  比如我们常常强调,保持一个城市的文明,需要一套严格完善的制度。但很明显,制度的落实,最终还得靠人。只有有关部门常态化地执行制度,广大市民才会常态化地遵守制度,养成文明习惯。

  城市的文明很大一块体现在卫生上。搞好城市卫生,几天几个月还容易,但要长期好下去,很难。比如乱扔烟头果皮纸屑,比如垃圾不分类随便投放,怎么办?就得想办法整治,或者派人巡逻监督,或对乱扔者进行处罚。这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整治必须常态化,提供持续的压力。这就像骑自行车,得不停地踩踏板,直至形成惯性才可,不然车子是要停下来并倒下去的。

  常态化创建如何做到?关键是要形成常态化创建意识。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如果老想着文明城市创建只是一个活动,搞一阵就行了,那在行动上就容易做一些短视的事,创建也就只会流于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意识需要所有人都具备,不光是有关部门的同志,也包括广大市民。

  显然,这种常态化创建意识在一些市民头脑中还没有立足。比如礼让斑马线,当交警部门管得严,压力大时,市民都做得比较好。但时间一长,压力一减,这种礼让的想法就越来越弱,甚至消失了。丽水市交警支队的数据显示,仅5月份,全市共查处未礼让斑马线行为4060起,这就是常态化创建意识缺失的表现。

  形成常态化创建意识是创建永远的文明城市的关键。这种意识如何形成?需要外力的介入,比如有关部门多宣传;也需要内力的驱动,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加压。如此,常态化创建意识一定会慢慢壮大起来的。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6-1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06827.html 1 3 创建永远的文明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