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从1915年到1973年他所写的诗词已刊登的共有69首。这些诗词有不少我至今还会背颂。毛主席诗词豁达大度气势磅礴,情景相融豪情满怀。每一首诗都是他人生心路历程的表达,又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记录。
1935年10月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毛主席写下了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已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当作是闲庭信步。这首诗始终洋溢着情与景、情与理、虚与实、张与驰的艺术手法,歌颂红军百折不饶、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是一首雄奇瑰丽的革命史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毛主席到杭州,对风景如画的杭州和宁静秀丽的西子湖情有独钟,流连忘返,登北高峰后写了一首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这是一首记事诗,毛主席走遍了西湖边的名胜景区,如北高峰、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灵鹫峰(飞来峰)。把这些名胜风景巧妙地融入诗中,用双关语幽默风趣地表达出来。
毛主席为革命阔别家乡32年,第一次回故乡,感慨万千,写了一首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32年前,离别故乡的情景又呈现在眼前,人民诅咒的那个惺风血雨苦难深重的黑暗时代在梦幻中像流水一样消逝了。当时在党的指引下韶山的农民运动如暴风聚雨般地兴起,农民拿起大刀等武器反抗旧社会的黑暗势力,因为有这些不怕牺牲的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把黑暗的旧社会换了新天地,开辟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建设起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中国。韶山的农民个个都是英雄。夕阳西下,他们从田间归来,都带着丰收的喜悦。这首诗深沉磅礴境界崇高,是一首催人奋进的交响曲。
我和毛主席是同乡都是湖南省人。他的家乡是潭县,我是湘乡县,两县边界相连。他在我们县的湘乡县中山书院读过书(后改名为湘乡县中山中学),而我也在湘乡县中山中学读过书。也许是这一原因,我对毛主席诗词中的乡音乡韵更为喜爱,至今我还不时翻阅,每次翻阅之后,都倍感亲切,充满豪情。
(市区 易建树 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