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服务实用

  □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陶桃

  本报讯 入梅以来,我市雨水增多,气温升高。在湿热的环境下,各类野生菌菇生长旺盛。这时,就会有人忍不住去尝尝“鲜”,结果把自己送进了医院。昨天,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进入六月以来,我市已经报告了两起食用蘑菇中毒事件,两个家庭的六口人被紧急送医。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市民要注意“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

  这两起中毒事件都发生在松阳。6月1日,松阳县古市镇的王阿姨在自家桔子地里采摘了2斤多野生蘑菇,做成蘑菇汤给一家人食用。到了晚上9点多,只喝了几口汤的5岁孙女突然开始恶心呕吐,之后王阿姨和儿子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还伴有腹泻。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蘑菇可能有毒。2日凌晨,一家人急忙赶到医院。经诊断,他们得的是急性肠胃炎。经过输液治疗,当天上午,他们的症状基本消退。

  6月7日,松阳县斋坛乡小石村的潘阿姨,在家门口的田边采了6朵野生蘑菇,午饭做了蘑菇汤给家人食用。下午3点左右,潘阿姨的女儿出现呕吐症状,随后她和老伴也先后发病,一家人急忙赶往医院治疗。目前,潘阿姨老伴的胃肠道还有些不适,其他人已基本恢复正常。

  事后鉴定,这两家人误食的都是一种名为大青褶伞的毒蘑菇。所幸这种蘑菇毒性较轻,而且中毒患者就医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据了解,全市已知的大型真菌共有100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有31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270多种,而有毒的菌类至少有170种。由于毒蘑菇的毒素物质极其复杂,而目前对有毒菌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所以现在并没有解毒的特效药。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毒蘑菇内所含的毒素种类、含量,会因季节、生态环境而变化,新鲜的毒蘑菇中,毒素含量非常高,这些毒素会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那么,万一误食了毒蘑菇该怎么办?工作人员介绍,误食有毒菌类出现身体不适时,首先要催吐,以吐尽为宜,或食用泻药致腹泻。当然,最稳妥的还是尽早到医院诊断治疗。

  “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菌类的人,是很难判断野生蘑菇有没有毒的。所以,对于野生蘑菇,最好都不要采摘食用。”该工作人员说道。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6-1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0600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