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报的“桑榆学堂”版中,刊发了丽水少微书院院长赵伟先生的《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启示》一文,我认真拜读后,在人生怎样追求完美的处事上,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也想谈点体会。
赵伟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一些诗词,生动地说明“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世界上没有完人”。但现实中的人们都在追求完美,并指出“慢慢去修”人生中的不完美。
关于人生的完美,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论述:“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这话的意思是说,完全的书和完全的人,天底下是没有的。可见完美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正像赵伟所说的都存在“缺憾”。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都在追求完美,完美是人一生中的最大追求。例如一个在读的中学生,都想读上一所最好的大学,毕业后从事一个高尚的职业,得到最好的待遇,找到一位漂亮的对象,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拿我们老人来说,追求较多的养老金,能够长命百岁,能够得到子女的孝敬。可现实总不能随心所愿,不那么完美,总会给人留下很多缺憾,有的人甚至永远达不到追求的目标。更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所想的“完美”,私欲恶性膨胀,一旦跨上了无缰的烈马,就会人仰马翻。尤其是一些高官和名人,为了达到心目中的完美,不顾党纪国法,走入深渊。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和渴望完美无缺。但当我们不断进行人生追求时,渴望一个完整人生时,不会永远是阳光明媚。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明智地作出抉择,坚强地走出困境,美好时顺向思维,不悦时逆向思维,永远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把这种乐观情绪带给他人,对生活、对人生、对他人充满爱,大度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甘心奉献。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别人所不能感受的快乐,取得别人所不能取得的收获,这也许就是更深层意义上的“完美”。
当然,通过努力,达不到所追求的完美,也不要气馁,“留点缺憾慢慢去修”,为追求人生完美不断进取着。
(市区 武着力 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