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秋蕊 通讯员 徐露清
本报讯 连日来,在莲都区仙渡乡各个村,一个个服务组进村入户,一名名干部来到田间地头,将“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组团下访”,现场听民声、解民忧。
乡干部许勃琛来到何金富村水果种植大户沈永华家时,沈永华正一脸愁容。原来受疫情影响,20亩蓝莓只有一位温州客户订购了少量蓝莓,逐渐成熟上市的蓝莓也没客人来采摘。
“你别急,我们一定想办法全力帮助你们!”许勃琛一边安慰沈永华,一边思考帮扶策略。回到乡里后,他将沈永华遇到的难题上报乡党委,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很快,乡里出面联系中电海康集团、宁波开投等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单位,采用定向消费扶贫方式,缓解果农销售难题。同时,筹划开展“线上仙渡水果节”,拟采用“水果+互联网”模式,通过融媒体直播,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产业链。
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此前,莲都出台深化“三服务”“区乡村三级联动办实事”、乡镇(街道)“住村联心、组团下访”“一线巡查,现场办公”、区领导干部“一联十”五大工作制度。仙渡乡聚焦服务民生,开展“五连、五到、五送”为主要内容的“三五”行动,“五送”包括:送政策信息增强信心、送关怀温暖凝聚民心、送技术服务促使安心、送平安和谐确保放心、送项目资金激发决心。
“老百姓需要的,干部就送到他们家门口。”仙渡乡党委书记李勇军说,在“组团下访”中,多位家长提出仙渡小学住宿条件不佳,希望政府帮助改善宿舍老旧、拥挤、条件较差等问题。乡里第一时间联系结对央企中电海康集团,争取了10万元资金,计划启动小学宿舍基础条件提升工程。项目将于暑期开工,届时学生们的宿舍将翻新,同时将更换床铺、增添收纳柜等等。
争取资金400万元用于5个省级重点帮扶村的光伏联建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北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合起义展示馆等“红色桃花小镇”关键项目紧张施工中;扶持皂树村甘薯淀粉加工厂,可直接带动甘薯种植户亩均增收4000元;推进“以红带绿”融合发展,助推全乡全域旅游大发展……
果农希望打破疫情下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瓶颈,家长们希望改善仙渡小学生们的住宿条件,村民们希望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脱贫致富……群众有所呼,干部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