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恺
在我们生活中,总能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调皮、懒散,不好好学习,孩子也埋怨家长管太多,很唠叨,不理解自己,没有自由的支配时间,特别是宅家学习期间,父母与孩子间“相爱相杀”的例子不在少数。如何打破亲子关系的“魔咒”,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一直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日前,全国模范教师、丽水市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杨丽佳老师针对亲子关系“研发”出了“爱”的锦囊,各位同学和家长,不妨来学习学习,说不定能打破你家亲子关系的魔咒呢!
因“爱”产生的困惑
孩子和父母都很无奈
小军(化名)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宅家学习期间,他除了“线上学习”,就是和父母吵嘴怄气。在家上网课,不少家长当起了“班主任”监督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小军的妈妈也不例外。“我一看到他注意力不集中就很着急,人家孩子自制力强的就不用担心成绩,像他这样自制力差的,我真的是很担心他成绩会一落千丈。”小军的妈妈说。
复学后,小军的父母对他的管教稍微好些,可一到周末,小军的妈妈又开启了“唠叨模式”:“小军,你洗手了吗?怎么还不吃饭,都说了不要吃零食。几点了,还不起床?你怎么又在玩手机,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真是的,一点都不自觉!……”
学校的一些小测试,小军考得不尽如人意,爸妈的唠叨就没完没了了,还将他和邻居小林对比。“妈妈总说我哪哪都不如小林,我不仅伤心,心里也很难受的。”小军说,他也想和父母好好沟通,可是一开口就会吵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同样,小军的妈妈对于儿子的情况也有很多苦水。她说:“我们俩平时关系有时候就剑拔弩张的,之前积下的怨气先不说,两个人动不动就怄气,我不跟他说话,他就不会主动开口跟我说话。”提到与儿子的关系,小军的妈妈是一滩苦水无处倒。
化解亲子间的紧张和矛盾
要学会用上“爱”的锦囊
相信不少的孩子和家长也有小军家类似的烦恼。杨丽佳老师曾针对丽水市实验学校的一个班级进行过亲子关系的调查,0分代表糟糕至极,10分代表十分和谐,其中0至3分占8%,4至6分占13%,7至8分占34%,9至10分占45%。调查显示,孩子和父母主要的矛盾是:强制命令、父母唠叨、偏心、意见分歧、干涉过多、责骂。
那么如果要让亲子关系的分数提高,各位同学可以做些什么呢?杨大人给大家送上“LOVE”的锦囊,即聆听、觉察、珍视、表达。
第一个小锦囊是Listen,倾听心声。杨大人表示,同学们在情绪暴躁时非常心烦,想摔东西,很难静下心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一个倾听者,静静地听,当爸爸妈妈被倾听了,情绪宣泄后,心情自然好起来,人也会变得放松,这样,家庭大战就可以避免了。”
第二个小锦囊是Observe,觉察需求。当父母平静下来,同学们可以想想,父母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当我们读懂父母的言外之意,觉察到父母的渴望,这样就更能理解父母了。如果把双方的渴望结合起来,可以成为共同的渴望,然后共同协商约定并遵守它。
第三个小锦囊是Value,珍视时光。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同学们需要好好珍惜,如何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杨大人表示可以玩一玩、夸一夸,送一送。同学们可以和父母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玩转亲子游戏、享受观影时光、坚持亲子阅读,每周选择一个议题进行家庭会议等。同时,还对父母进行甜蜜轰炸,用甜甜的夸奖安慰他们焦虑的心情。此外,可以给父母送一幅画、一封信、一个手工作品等小礼物,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和爱,让父母看到自己的付出。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相互增加好感。
第四个小锦囊Express,表达自己。当父母和孩子产生分歧,孩子们觉得不舒服、难受的时候需要表达,可以使用奇妙的沟通三句式:我明白(感同身受)+我感到(表达感受)+我希望(请求商量)。当然,表达时一定要诚实。
让亲子间的“爱”升华
父母也需要付出行动
杨大人表示,她的“爱”的锦囊对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适用,如果想让亲子间的“爱”升华,父母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实际行动。对此,杨大人也给各位爸爸妈妈支了几个妙招。
“首先是要给孩子肯定的言词,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温暖的、好听的话,孩子更是如此,鼓励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让他更健康地成长。”杨大人说,父母可以经常说这些话语,如 “你做得很好”“从小细节里我看到了你的善良”“哇,刚才你静静地看了半小时书呢,真棒!”
杨大人建议家长了解孩子需求的同时,去帮助孩子完成他内心的小愿望。“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能明白孩子的心思,还帮助他完成心愿,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经历。”杨大人说。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身体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拥抱、牵手、拍拍背,摸摸头等方式,给予孩子鼓励和依靠,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与温暖。”杨大人说,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好好学习和练习。当孩子和父母用心倾听彼此,察觉彼此的需求,找到交集,珍视相处的快乐,表达自己的爱,就会走出亲子沟通的漩涡,亲子间才会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