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梅婷 朱元真
今天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英川派出所。
故事源于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英川派出所所长潘斌,在一次晚餐后无意间拍摄到的。
受疫情影响,孩子们渐渐习惯了“宅”在家里,利用手机、电脑进行学习。每当夜幕降临,从英川派出所的食堂向外望去,昏暗的灯光下总能看到一个伏案学习的身影。日复一日的“隔窗相望”,民警被这个好学的孩子吸引,决定上门看看。
3月1日,民警来到孩子家中,迎面碰上了孩子的奶奶。交谈中得知,孩子姓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孙儿要上网课,我就去亲戚那里借了一部智能手机,孩子的成绩无论如何都不能落下。”小吴的奶奶说。
推开房门,小吴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学习。民警坐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屋内光线昏暗,手机信号也不太好。小吴倒也不怕生,他告诉民警,上网课的时候手机画面会卡顿。
“派出所有无线网络,我们是不是可以腾出一个房间来,给孩子上网课用?”民警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所长潘斌的支持。
无线网络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制支架托起孩子学习的梦想。一番精心准备后,明亮的“教室”和宽敞的书桌呈现在眼前。
于是,民警悉心护送“小候鸟”往返“课堂”的一幕,每日都在幽静的小巷里上演。
除了给孩子提供学习场地,民警还定期利用午休时间,对孩子的功课进行辅导。
民警在进一步走访得知辖区里还有一些留守儿童,“护幼小分队”及时行动,让更多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所里的同志比较年轻,学校里的知识还记得不少。大家在工作之余轮流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孩子解答问题,挺好的。”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潘斌说。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时不时能听到派出所里传出琅琅书声。从3月初相处至今,民警不仅成为孩子们的老师,更成了他们的亲人。
作为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英川派出所共有民警、辅警10人,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只有27岁。就是这支“90后”队伍,扎根偏远山区,用青春热血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