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陈希托,是在位于龙泉青瓷大师园的“双栖瓷馆”内。他和师兄弟王龙宝、吴国锋等人,刚参加龙泉青瓷协会年会。三个年轻青瓷艺人借着酒兴,品茶聊瓷相谈甚欢。
每次聚会,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思想火花的密集碰撞。大家分享制瓷经验、交换作品创意。这对陈希托来说,已成生活常态。
三十岁的陈希托,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显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建琴夫妇之子。从小对青瓷艺术耳濡目染,制瓷的种子早已在他心里种下。“我印象最深的,是读小学时,每逢上交手工作业,我交的必定是青瓷。那都是在父母手把手指导下制作的。”在父母的影响下,年少的陈希托掌握了基础的青瓷拉坯等技艺。
但陈希托并不满足于此。大学时,他选择了陶瓷设计专业,走上了青瓷之路。他先后在丽水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陶瓷设计专业。毕业后,陈希托回到龙泉,在父母创办的瓷厂里担任工艺设计师,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创作。
“在我的理解中,每件青瓷作品都应具有思想性。平时在创作中,我会吸收父亲的创作特点、装饰手法,但更注重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在陈希托看来,评价一件作品的优劣,关键看其是否具有思想。
继承传统,融入创新,表达观点,已成为陈希托认同的创作理念。他喜欢通过点、线条等装饰在作品上体现自己想表达的,展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他的展厅里,一件件作品在他的介绍中,逐渐呈现出创作背后的故事,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创作者的思路。
他用《童趣》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用《立》表达自己三十而立的决心;用《绽放》期盼未来更绚丽的阳光……
在日常创作中,陈希托常与父母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包括父亲在内的青瓷前辈各有所长,他们的技艺和思想经过长期积淀,年轻一辈想学习、超越的话,需要更坚定的制瓷态度和更执著的探索创新精神。”
他的展厅位于二楼,三楼是父亲的展厅。这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年轻匠人,指着三楼告诉我们,他想以父亲为榜样,更上一层楼。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人才辈出的龙泉青瓷界,陈希托作为最年轻的丽水工艺美术大师,已悄然走在了新生代匠人的第一方阵,不负父母给他取名时寄予的厚望——托起希望!
记者 吕恺 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