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蓝倞 廖王晶
本报杭州1月10日专电 委员们不开会的时候在做些什么?这次跑两会,记者发现了一个“秘密”——报到当天的晚上,记者连续采访了两位住丽省政协委员,在委员们的住处,桌案上都摆满了资料,而台灯总是亮着,显示着主人刚刚还在灯下“用功”。
晚上7点,在省政协委员、丽水市政协副主席汤家友的房间里,灯下的资料正是他自己的两份提案。“我今年带来了两份提案,一份是《关于以飞地经济为突破口促进省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另一份是《关于加强县域医共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为了写好这两份提案,我做了细致的调研,今天报到后,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再做些细化修改,尽可能让提案的内容深而准。”
无独有偶,晚上9点多,记者在省政协委员、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竹材研究院执行院长练素香的房间里采访时,也发现了灯下摆着一桌子资料。这位已经履职八年的委员告诉记者:“八年来,我体会到政协委员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委员的工作和我的本职工作基本无关,为了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我一方面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政策,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会非常注意收集社情民意。每年省两会,我都会带着家乡父老期盼的几份民生类提案,积极为自己所在的界别、所在的行业以及自己的家乡发展鼓与呼。今天晚上,我先‘预习’一下领来的资料,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更好地履职。”
小小一盏灯,薄薄几页纸,展现出的是委员们不负韶华的初心、履职为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