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恺 通讯员 沈汉文 梅丽丽 施彬彬 陈怡 章媚
本报讯 严肃的考场变成了充满节日气氛的乐园,同学们手中的考卷变成了通关卡……近年来,每到期末考试,各个小学低年段的“非纸笔测试”一直是教育圈的热门话题,非纸笔测试怎么测、如何测,家长们都非常关心。连日来,各个小学都举行了低年段的非纸笔测试,形式多样,风格不一的非纸笔测试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学校精心设计 将考场打造成乐园
在莲都区中山小学的校园里,为了给一二年级的同学有不一样的非纸笔测试,学校将操场设计成“米奇米妮大闯关”的森林样貌,金色的、红色的气球将整个操场映衬得绚丽多彩。校园里一片欢腾,孩子们欢乐的身影随处可见,整个操场洋溢着孩子们幸福的笑声。
男同学头戴米奇帽,女同学头戴米妮帽,按照顺序依次进行闯关。学校为同学们设计了光速空间站、科学实验站、海底交际站、生活小能手等站点,让同学们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测试。
同样,在丽水市文元学校小学部,学校以“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好的学习是采蜜的样子”为主题,围绕着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体能素质六大学科。将学科知识、实践技能渗透于各项游戏活动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趣味场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收获的快乐。
集邮是莲都区人民路小学的校园特色,在此次非纸笔测试中,学校的任课教师就结合学科特点和年龄层次为孩子们设计了邮雅少年“我会背”“我会诵”“我会拼”“我会说”“背诵我在行”“拼读小达人”“小小演说家”“邮雅少年分类达人”等各个关卡。让同学们通过“邮考”促进其在知识、方法、能力、思想等方面明确方向,争做全面发展的“邮雅少年”。
与上面的学校一样,莲都区东港小学、莲都区刘英小学、缙云东方学校等也都为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精心组织了各具特色的非纸笔测试。
孩子乐在其中 在游戏中运用知识
在丽水市文元学校小学部,一个个戴着小蜜蜂头饰的学生每人手拿一张乐考游园券,穿梭在游园项目点之间。
“你好,这是你的车票,接下来我要找你多少钱?”“看看现在是几点钟,如果过了两小时,闹钟怎么变化?”……在丽水市文元学校的体育馆里,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考官的检测,洋溢着笑容的脸儿上是满满的自信和快乐。
“今天我们测试了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一点儿都不紧张,像在做游戏。”二年级学生吴晓馨快乐的背后,是学校“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目标。
“比如在读一读关于勤劳的诗歌时,里面难免会有生词,老师特意在边上放了字典,观察孩子是否会用。”一年级语文老师陈老师说,“除了知识的运用,我们还要考察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并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相比传统的一张卷子定成绩的形式,这次‘悦考嘉年华’活动将学科知识融入到了趣味游戏中,体现了学校‘好玩、烧脑、育心’的办学理念。让学习变成了一种快乐的期待,让知识变成了一种幸福的体验。”校长李保伟说。
家长热心参与 体验了一把考官
记者了解到,各学校在进行非纸笔测试时都邀请了家长一同来参与,有当志愿者的,也有当考官的,学校不仅在活动前组织家长进行考务培训,详细说明评分细则和注意事项,还让他们现场为同学们进行考评。
“第一次做考官,既期待又紧张,但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们很快就投入到乐考中去了。”莲都区东港小学105班梁倾心妈妈说,她负责的是生活小达人,用叠衬衫来考察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测试中,有的孩子从衣服摊平到叠袖子、领子,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有的孩子速度超快。她表示,作为家长就是要跟着孩子的特点,跟着老师的脚步,细心呵护,静待花开。
莲都区中山小学202班朱上瑞的家长说:“把考场从教室换到操场,把试卷换成闯关,两个‘换’,换来了小朋友的欢乐,也唤醒了家长的‘唯成绩论’。这样的非纸笔测试寓教于乐,遵从了孩子的天性;寓教于生活,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考核。”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各小学积极开展非纸笔测试的各种探索,建立了一套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积累、思维表达等能力进行考查,突出纸笔监测不到的学习内容,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过程性于一体,深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