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结婚快57年了,年轻时她忙里忙外,而我当惯了甩手掌柜。她现在身体不好,让我对“少年夫妻老来伴”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是多沟通。退休前忙于工作和家庭,我们老两口沟通得并不多,现在两个人整天在一起了,我就主动和老伴多交流。老伴右耳听力虽有些减弱,但我与她说话从不大声,而是坐在她左边,与她细声慢语,娓娓道来,这也增加了老伴聊天的兴趣。现在我们国事家事、今天的事明天的事、高兴的事不高兴的事,有话就说,不但话多,而且我们彼此说出的话,正是对方想要说的话,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
还有就是多干家务活。就说每天的擦桌子、扫地、收拾屋子吧,我几乎全部包揽下来。简单的饭菜我做,费事的我帮着老伴做。刷锅洗碗我也是抢着多干一些。老伴看我这么干,有些不落忍,总想帮我多干点儿。每当这时我就劝她,你身体不好要多休息,你没病没灾的我比什么都高兴。
最后是对老伴悉心照料。老伴体弱多病,每次寻医问药,我都陪伴在她身旁,给她当好参谋。她多次住院及在北京手术,我都昼夜不离,孩子们让我走,我也不走,总觉得老伴需要我这个主心骨。我帮她设计食谱,并帮她总结了一套“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态”的养生口诀,督促她落实。平常催促她量血压、测血糖,提醒她别总坐着看电视,多走动走动,多喝水,别忘了吃药。她爱吃的小吃、水果,家中常备,吃完了我就买。老伴体胖弯腰费劲,我就帮她穿袜子穿鞋等等。
陪伴是相互的,相互宽慰,相互帮扶,使我们的晚年很幸福。
(市外 王硕一 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