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德国慕尼黑市探亲的我,坐飞机来到多瑙河之畔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大姨子家作客。
第二天,他们带领我游了霍夫堡皇宫和约瑟夫广场。已近中午,面临着填饱肚皮的问题,大姨夫说,维也纳有个“中国中心”,那里的青田小吃名闻遐尔,我们去品味一下。
维也纳“中国中心”坐落于市中心,是在我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支持和帮助下,由当地的华侨华人兴建起来的。它设施齐全,集购物、饮食、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设中式餐馆、中式快餐店、商场、食品行、旅行社、电脑行、图书馆、华侨活动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等,其经营者大多是青田和温州人。
姨夫说,他经常来这里的小吃中心,享受青田美食。我跟他们走进小吃中心。这时,已接近中午关门时间,可是老板看我们是家乡来客,就吩咐跑堂小姐接待了我们。这里全是温州、青田一带的小吃和炒菜,有面条、粉干、饺子、小笼包、米面、豆浆、肉丸、鱼丸、红烧肉、豆腐泡、红烧鲤鱼等等。来吃的有各国不同肤色的游人,有品尝家乡小吃的华侨和华人,也有来自市区的奥地利人。这里的跑堂小姐是地道的青田农村人,她一听我们说的是青田话,便像遇见知音,话语就多了起来。亲不亲,家乡人。她说:“有些刚出国的老乡来这里吃饭,我们就特别高兴,特别热情,边招待边介绍乘车、打工的经验,让老乡找到家的感觉。”她还告诉我们,来这里进餐的老外,吃了美食,都称赞中国人奋斗精神强,心灵手巧。“每在这时,我们都会用平时艰难学起来的洋语,向他们宣传中国青田的美食文化,有时还编些小吃的典故和传说,老外听得目瞪口呆,我们可高兴、自豪了,感到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我们吃了这,又食了那,感到家乡小吃“味道好极了”。来结账的跑堂是老板的妻子。因为是同乡,有共同语言,我们与她的话语就多了起来。我问起生意情况,她点点头,说还行。她告诉我们,他们原来也开中式餐馆,但竞争太厉害了,生意每况愈下,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得奋斗,这路走不稳,就得另辟路径,于是就把中餐馆转让给别人,转而发展中国小吃了。
我们离开小吃中心,又一次回望那别具一格的店面,向家乡亲人频频挥手告别。我特别激动,聪明勤劳、善于在竞争中奋斗的老乡,热爱祖国餐饮文化,为弘扬、宣传家乡美食作出了奉献。特写一顺口溜颂之:“多瑙河畔遇乡亲,不是亲人胜亲人。华侨爱乡又爱国,艰苦奋斗动我心。”
(市区 吴昭立 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