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大花园城事

丽水学院有这样一群“音乐使者”

他们想把音乐的快乐传播到全市各地

  □ 记者 刘烨恒

  本报讯 “最近,‘音乐使者’正在排练新节目,准备过一阵子就把新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去。”昨日,丽水学院音乐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夏伟涛对晚报记者说。他口中的“音乐使者”其实是一个围绕丽水学院音乐系教师党支部活动的党建品牌项目,多年来,“音乐使者”的团队成员经常奔波在浙西南的广袤山间,将音乐送到大山深处。

  今年6月6日“芒种”这天,丽水学院民族学院音乐系“音乐使者”团队成员来到松阳县板桥畲族乡,办起了一场大山里的国际小镇音乐节,把艺术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忙着在广阔乡村“种”文化。

  音乐节当天,在畲乡板桥的金村文化广场、麒麟山和麒麟湖等地,师生们带着古筝、琵琶、二胡、萨克斯、双排键、手风琴等乐器,为畲民上演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让音乐变得更加“接地气”,让美丽古朴的山乡多了一份艺术范。

  为了体现原汁原味的板桥特色,国际小镇音乐节部分场地被安排在了景色优美的山顶上。通向山顶只有一块块石板铺就的土路,机动车无法直接到达。面对眼前的困难,“音乐使者”们并没有退却,同学们用一双双弹奏美妙乐曲的双手,齐心协力将古筝、手风琴等体积较大的乐器搬运到活动地点。

  一曲《丽水学院之歌》,拉开了音乐节活动的序幕。婀娜多姿的舞蹈、婉转动听的女声独唱、像泉水叮咚的古筝合奏……艺术形态各异的节目轮番上演,引得台下的观众不断拍手称赞。

  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音乐使者”们以蓝天为背景,以大地为舞台,让艺术与自然充分交融。

  “小山村第一次来了这么多客人,艺术家们为我们村庄歌唱,我们畲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当畲族民歌《凤凰飞麒麟追》的动听曲调响起时,87岁高龄的畲民蓝雷元很激动,“音乐使者”给他带来了最淳朴的快乐。

  “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唱歌、跳舞,真是一种享受!”参加完演出后,丽水学院学生荀璐深有感触,“以前我觉得自己读书只是为了将来做好一名音乐老师,而现在觉得肩上多了更多的使命,我要把音乐艺术传播给更多畲族群众。”

  当天下午,为了给孩子们播撒艺术的种子,“音乐使者”们走进板桥畲族乡中心小学开展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宣唱活动,在小学的操场,大学生带着小学生学唱革命歌曲、弹奏乐器,小学生为大学生们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在青山绿水间,同学们和孩子们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记者了解到,1999年,丽水学院民族学院音乐学专业成立,随后,音乐系第一任党总支书记杨建伟老师,就开始带领师生们深入民间音乐发源地,送节目下乡、在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将音乐不断地送到社会各处。

  2016年,夏伟涛主导成立了“音乐使者”团队,让原先星星点点的微光,汇聚成更加灿烂的光芒。

  记者了解到,除了参加像板桥畲族乡这样的国际小镇音乐节,平时,“音乐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穿梭在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敬老院之中,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温暖。他们多次与莲都区民政局、市实验幼儿园、市老年大学结对共同开展活动,以合唱表演的形式,让音乐之美流动于大街小巷之中。

  此外,今年年初,丽水学院启动了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歌曲宣唱活动,音乐系的6支宣唱小分队领旗出征,师生收集、整理体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红色歌曲,认真编排主题音乐作品,深入中小学、企业、社区、农村开展红色歌曲的教唱,用歌声传唱红色文化。

  “‘音乐使者’开展活动近四年时间以来,越来越多不是党员的师生同样积极参加了活动。”夏伟涛说,接下来,“音乐使者”还将继续启航,用他们的专业,为群众生活添彩。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12-14 丽水学院有这样一群“音乐使者”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66279.html 1 3 他们想把音乐的快乐传播到全市各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