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念白勺杂谈

从“重奖招教师”看教育人才之初心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日前在浙师大校园举行的招聘会上,一条红色横幅上的黄色大字格外醒目——“来丽水遂昌当老师可享受60万元奖励”,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应聘者。

  用60万元奖励吸引教育人才,可见遂昌教育部门对人才的重视,也足见教育人才也需要经济支撑。教育人才不必视金钱如粪土,毕竟也要养家糊口过日子嘛!没钱,苦哈哈的可不行。除此,更应该不忘初心。

  教育人才的初心是什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也。唯有不忘初心,才能使教育振兴。为什么?因为不忘初心,才能摆脱各种诱惑,才能踏踏实实传道授业,使教育质量实现跃升;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倒逼用人单位把心思放在教育环境的优化上,为人才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舞台,从而推动教育振兴。

  说到教育界,不妨先看看娱乐圈。如今有一大批娱乐人才是带着暴富的梦进娱乐圈的。因为有长相,受到粉丝追捧,于是,许多人不好好提升业务,歌可以假唱,台词可以念数字代替,钞票倒是大把大把挣。这败坏了娱乐圈的风气,给后来者树立了坏榜样,最终,好作品自然就很少。这一切,又是怎么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忘了初心。作为艺人,本该以搞好艺术为初心,钱只是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回报。初心一丢,自然就容易利欲熏心,被钱带着跑,最终使整个娱乐业受损。娱乐圈如此,教育界何尝不是如此?

  毋庸讳言,如今有些教育人才是渐渐把初心淡忘了。初心出问题,就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裹挟。于是,也钻到钱眼里不能自拔,本职工作不好好做,倒是忙着搞课外培训挣钱。如此一来,还怎么有心思好好教书育人?当然,也有许多教育人才是牢记初心的。比如央视《故事里的中国》有一期曾聚焦乡村教师。节目特别邀请到一个来自河北省平乡县的特殊家庭,他们一家四代人有20多位乡村教师,从爷爷那辈算起,整个家庭教授的学生超过两万人。他们所处的环境曾经比小说《凤凰琴》描述的还要艰苦,而这家人却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接力。这一家四代人说普通很普通,但他们显然是不可多得的教育人才,因为他们推动了乡村教育的振兴。而其成就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他们的坚守初心。

  要使教育人才不忘初心,关键的还是抓好初心教育。

  通过初心教育,可以驱散内心的杂念,杂念一少,初心就有地方扎根,就有希望牢牢扎根。

  希望有一天,在校园招聘会上,能看到“来××当老师可以让你更好践行初心”之类的标语,而且,应者云集。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12-10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64805.html 1 3 从“重奖招教师”看教育人才之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