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大花园城事

  □ 记者 黄俊剑

  本报讯 这几天,一位金发碧眼的青田“洋媳妇”突然在网络上火了。在视频里,她讲着一口地道的青田话,甚至比一些青田本地人还标准。人民网、新华视点等媒体的官方微博纷纷转发,网友们惊呼遇到了一位“语言鬼才”。

  这位青田洋媳妇名叫陈玛丽,来自斯洛伐克。她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青田话就更溜了,偶尔还会冒出几句杭州话。“在欧洲,妇女结婚后都随夫姓,我丈夫是青田人,叫陈军敏,所以我叫陈玛丽。”她向记者介绍道。

  在这则视频里,陈玛丽分享了她用青田话砍价的趣事:一次她在青田县城要坐三轮车,对方要价10元,陈玛丽用青田话说:“怎么这么贵,我昨天坐还是5块呢!”三轮车夫很惊讶:“你一个外国人青田话讲得这么好啊,在哪学的哦?”“我可是青田人,青田话能不标准吗?”陈玛丽笑着说。

  在新浪微博上,人民网、新华视点、浙江日报、环球杂志等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段视频,网友们纷纷为陈玛丽“专业八级”的青田话点赞。“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学好地方话,打车逛街都不怕!”“会说中国地方方言的外国人真是牛!”……还有不少青田本地网友也甘拜下风:“厉害!无论是语音或语调都超标准,讲得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青田人还要好哦!”

  据了解,陈玛丽在家乡的一家华人公司打工,没想到和青田华侨陈军敏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婚后把家安到了中国。

  因为青田华侨众多,青田话在欧洲华人圈成了“通用语言”。为了学好难懂的青田话,陈玛丽可下了很多苦功。她跟着丈夫学青田话,还主动和陈家每个人交流说话。没过多久,她也能说一口地道的青田话了,很快融入了陈家的大家庭。

  陈玛丽说,她来中国有整整21年了。1998年,玛丽第一次随丈夫回青田,一口地道的“青田话”让左邻右舍都惊呆了。之后,她还到浙江大学学了一年中文,不仅学会了流利的普通话,还会说简单的杭州话。

  “我喜欢吃中国菜,享受在中国的生活。”陈玛丽热爱中国文化和美食,对川菜更是情有独钟,回国后她和丈夫便在杭州经营起了川菜馆。“在中国呆久了,回斯洛伐克老家都不习惯了。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爱这里的一切。”陈玛丽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12-0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6399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