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报刊登了一篇《时隔多年,这位缙云老人再次捐出10万元善款》,说的是:现年91岁的吕钻栋老人,25年前,他卖掉祖屋,将全款捐给了母校——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前身为壶镇小学)。近日他再次捐出了10万元善款,感动了全校师生,感动了社会。可是当该校校长沈津辉赶到上海向吕老当面感谢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沉默了。
走进吕老的家,沈校长等人这才发现,老人过得如此拮据,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两张床和一台电视机,再没有其他值钱的家具。两位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不到2万元,吕老的老伴常年卧病在床,养老院每月的生活费就要1.2万元,再除去其他必要的开销,他们每月还有多少节余呢?当沈校长面对吕老两次大笔的捐资,又看到吕老家眼前的家境,他还不惊呆吗?作为读者的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尤其是老吕说“这次捐赠的10万元,是两口子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支持学校!”这话太撼动人心了,折射出老人崇高的道德良知和情系下一代的思想光辉,激励着更多的人们去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爱青少年儿童。
有一位哲人说:“财富无常而仁德永恒,故一旦有财须及时行善。”吕老捐资教育事业,为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付出,是一种及时行善,其仁德永存人间。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吕老把祖辈留下来的财富捐给学校,又把自己省下来的辛苦钱,献给教育事业,使祖国的下一代及时得到关爱,使青少年儿童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人性的关怀,力推教育事业发展,功德无量,永铭人心,作打油诗一首,以颂之:
省吃俭用去捐资,
慷慨解囊真无私,
关爱祖国接班人,
仁德长存下代知。
(市区 吴昭立 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