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麻东君
本报讯 昨日下午,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交通事故的相关统计信息,其中,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数据中,记者惊讶地发现,今年以来,全市已有58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占到全市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4.96%!
10月11日,开发区惠民街,老人王某义骑着二轮电动车与一名行人发生碰撞,结果造成王某义死亡;9月1日,青田青景庆线,一辆轿车与一辆三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搭乘三轮电动车的老人赖某培死亡;8月15日,330国道莲都段,一辆轿车与行人发生碰撞,造成行人张某华死亡,他同样是一名老人。
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车辆类型,但三起事故却有一点是一样的——事故中的死者均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奔波劳累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本应儿孙绕膝、安享天伦,却因为一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而离开了这个世界,着实令人悲痛。
根据交警部门的大数据分析,近年来,涉及到老年人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老年人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从数据分析来看,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时至9时,以及17时至20时,早晚交通高峰期间。事故地点多集中在国(省、县)道沿线的农村路段。而之所以引发交通事故,主要有随意横穿马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未按规定让行、闯红灯以及逆向行驶等五种违法行为。
为何老年人死亡事故高发?市交警支队宣教科科长陈昭惠介绍,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动作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敏捷,反应不再迅速,导致他们更难以察觉和躲避道路上的危险。而一旦遭遇车祸,老年人受到的伤害往往更为严重。
其次,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老年人的交通思维还停留在基本没有信号灯、没有汽车的自行车时代,而思维逐渐僵化又让他们难以转变固有观念。他们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也不愿意遵守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电动三轮车不能载人、公路上不逗留……
此外,老年人交通安全技能相对欠缺。驾驶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身体条件和年龄的限制,甚至不需要通过安全知识和驾驶技能的考核。驾驶电动车看似方便了老人,但却有非常大的隐患。
交警部门提醒,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人身体健康安享晚年也是子女们最大的心愿,因此,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积极向身边的老年朋友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传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老年朋友们作为交通参与者,也应该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抵制交通陋习,做到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