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文/图
本报讯 “《楚辞》有云:‘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在宋玉看来,露是告知秋的来临,霜是预兆冬的来临。”10月27日上午,一阵舒缓平和的读书声在丽报集团大楼里响起,处州晚报“我和我的祖国”朗诵会第53场活动正在这里举行,30多名朗读者参加了活动,一起品味中华传统文化。
担任本期领读老师的是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曾担任丽水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的雷法全。不久之前,霜降节气刚刚过去,因此,雷法全特别选择了散文《霜降》作为本期的朗读篇目。
“我们的国家不仅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霜降’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雷法全说。
《霜降》一文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文章以优美的笔触将霜降的气象学意义、文化含义等娓娓道来,独具韵味。除引用《楚辞》外,文章还引用了《水经注》、谚语和刘禹锡的诗,这为文章增添了一份雅致。
参加此次活动的朗读者中,有不少是退休人员,他们十分赞同文章所表达的含义。“以前,我觉得霜降只是一个每年都有的节气,而读了文章才发现它有着独特的文化含义。深秋时节,万物少了各种纷繁的细节,天地之间的景物似乎变成了一幅展现本真的简笔画,这种返璞归真的意境对我们的心态很有启示意义。”朗读者柯益慧说道。
雷法全为大家示范了一遍这篇文章的读法,并逐句为大家讲解了文章的朗读要点。接着,朗读者们以每人一段的方式,轮流朗诵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文笔很优美,内涵也很丰富,读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而且,能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我感到十分满足。”朗读者李爱萍对活动赞不绝口。
“尽管深秋万物萧瑟,但人们深知风雨不节、寒暑不时的危害,希望霜能够如期而至,因为只有这样,气候才是按照常理出牌。”最后,活动在朗读者的齐声诵读声中落下了帷幕。
以朗读的名义,每周来一次约会!接下来,“我和我的祖国”朗诵会仍将持续开展,欢迎更多热爱朗读的人参与进来。2019,我们一起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