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据本报报道,按照工信部部署,今年11月30日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将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服务。目前,该项业务正在试运行。
携号转网,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不过,好菜不怕晚。现在摆在广大消费者面前的问题是,真到了可以携号转网那天,你会转吗?
我想回答的是更宏观的问题,那就是,携号转网,到底谁受益?很明显的一个答案是,消费者受益。如今的手机号,牵扯到的东西实在太多,银行短信与手机号挂钩,登录各种账号,也与手机号捆绑在一起,一个手机号,其实已成了与银行、朋友等等连接在一起的桥梁。相应的,这些捆绑、牵绊也就成了阻止你更换手机号的障碍,不自觉地成了运营商利益的“维护者”。但问题是,如今的一些运营商往往仗着有“维护者”帮忙,不思改进服务,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消费者想转网,但想想那么多的麻烦,也就只能忍着了。携号转网不会影响与手机号挂钩的东西,解决了消费者转网的最大顾虑,消费者可以放心转网,服务不好,我就不用,不接受“虐待”。显然,这就是受益的表现。
除此,运营商也是受益者。从长远看,运营商想有好的发展,真正靠的不是以前路边饭店打劫般的挣钱方式,而是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携号转网,一时间肯定会使一些运营商流失客户,这恰恰是敲响了警钟,提醒你,你的服务存在问题,督促你尊重消费者需求,马上优化服务调整价格。如此,长远看,反而会使自己更强大起来,更懂得适应市场,从而吸引消费者。从报道看,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开通各种优惠服务,力图在留下更多已有客户的情况下,还能再吸引一批新用户。这其实就是携号转网带来的转变,只要服务够好,消费者受益,运营商也一定不会吃亏。
携号转网的日子越来越近,不过,真想顺利实现携号转网,关键的,是要提防并清除运营商设置的障碍。障碍不除,套路太多,消费者好不容易松开的手脚就又被绑上了,想转网也就成了痴人说梦。实际上,试点地区就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云南电信一名用户发现,因为办理了宽带业务,自己与运营商的合约竟然要3000年1月1日才能到期;再比如有用户表示,自己在提交办理转网申请后,多次接到客服电话,称转网后会收不到验证码、缴话费只能通过实体营业厅完成等。一个个坑,一道道障碍,最终把许多消费者折腾得由愤怒到失望,由失望到接受现实,最终,携号转网也就成了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