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春
通讯员 曹俊杰 叶艳景 邵晨悦
本报讯 “放平双手,脚小八字打开,听着我的节奏弯曲你的膝盖……”近日,遂昌县西畈小学社团课开课首日,教师叶慧琳开始了第一节拉丁舞课程,学生们跟着轻快的节奏,学起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拉丁舞。
西畈是遂昌最偏远的乡镇,这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艺术熏陶。近年来,为了贯彻“学生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理念,该校多次组织教师就精品化课程实施进行深入探讨,积极谋划开展拓展性课程,并逐年完善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
“县城的学校可以采用外聘教师助力社团开展,但对我们这所乡村学校而言显然不太现实,我们就自己培养教师专业特长。”西畈小学校长谢斌介绍,从最初的版画社团,到后来的轮滑、阅读社团,这个学期又增加了拉丁舞和书法两个社团,学校的社团课程发展到了五个,全校69名学生有了更多选择。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教育优质均衡,遂昌县教育局也想方设法为这所山区学校配齐了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
每周1小时30分钟的社团课,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我早就想学拉丁舞,但是培训班都在县城,一个来回就要花费6个多小时。”二年级学生黄雨欣说,听说学校开设了拉丁舞社团,她立马就报名了。
“每个社团都依据本校老师专业特长开展,不仅让老师自身专业得到提升,也能将最好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谢斌说,他们将会长期坚持这项工作,让学生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