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剑 通讯员 叶旭耀 叶莉丽
本报讯“被告小夏(化名),你是否愿意放弃你母亲在银行存款的继承权,同意由你的父亲原告老夏(化名)继承?”“我同意!”10月12日,青田县人民法院隔着6个小时的时差,使用“移动微法院”成功审结一起跨国继承纠纷案件,远在罗马尼亚的小夏自愿放弃继承母亲的存款,帮父亲圆了助学梦。
助学为何要经过法院呢?这事还得从老夏的妻子去世说起。老夏的妻子于今年3月过世,当时远在罗马尼亚经商的儿子小夏匆匆赶回来与父亲一起操办丧事,但由于国外业务繁忙、孩子尚年幼,处理好母亲的丧事后,小夏很快又出国了。
不久,老夏的妻子在银行有四笔定期存款及一些活期存款相继到期,共计34万元,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助学的老夏便以妻子的名义成立了“春晖助学基金”,想用存款中的20万元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以此纪念妻子。这个想法得到了儿子小夏的大力支持,他自愿放弃继承这笔存款,帮助父亲实现助学梦。
记者了解到,根据法律规定,这些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由于老夏的妻子去世,存款的一半归老夏所有,而另一半属于遗产,老夏和儿子均有继承权。为了把存款中的20万元顺利捐出,老夏多次到银行协商,想取出这些存款,然而交涉了3个多月仍未能如愿。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老夏前往公证处办理公证,再到银行取回存款。
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则告知老夏,若想办理公证,需要小夏回国,因为他同样是这笔存款的继承人。老夏因此也联系了儿子,让其回国处理此事,但小夏工作繁忙,短期内抽不开身回国。无奈的老夏只能暂时搁置了助学计划。
前不久,老夏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则法院办理类似案件的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浙江移动微法院”线上解决遗产的归属问题。老夏立即委托朋友向法院询问办理事宜。了解流程后,10月12日,老夏来到青田法院。在经办法官的协助下,老夏通过了“移动微法院”的实名认证,随后法官与小夏取得联系,通过单位介绍,仅用一小时就为相距万里的父子俩办好了相关手续。
拿到调解书的老夏由衷地感叹:“这次法院诉讼经历,让我深深感到法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