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常青

  二十多年前,我家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每逢年节,就有不少村民到我家来借钱、借油、借米、借鸡蛋,母亲从不推辞,宁愿自己少吃少花,也要借给别人。我很不理解,追问母亲为啥要这样做,母亲说:“舍得给别人,自己才得到的多。”

  那年,父亲出了车祸,全村上下老老少少提着罐头、鸡蛋来看他。父亲对母亲刮目相看,并说以后就把母亲的这句话作为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那年,父亲决定到城里开维修店,新装的电话闲置着浪费,母亲就把它送给了刘婶。刘婶的儿子在外当兵,打个电话不容易,母亲说:“以后她接电话就方便了。”父亲看到隔壁的五保户王大爷住着破旧的小木屋,便把他接到我家来住,这一住就是十多年。

  “舍得给别人,自己才得到的多。”开始时,我并不怎么认同他们的做法,觉得对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不必这样客气。据我所知,当年借油的李婶,30斤油到现在也没有还;借1500块钱的王伯,10多年过去了也没给过一分钱。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便问母亲:“付出那么多,得到了什么呢?”母亲想了想,说:“收获了心安理得。如果当时不借出去,自己的良心一辈子都会不安。”

  因为父母的豁达与善良,舍得与付出,我家的蔬菜瓜果从来都不用买——村里人进城卖菜,总是挑最新鲜的蔬菜送过来;夏天,挑最大的西瓜往家里搬;新榨出的菜油,一瓶一瓶地往家里拿。尽管母亲执意要付钱,可人家丢下东西转身就跑。母亲每次都笑意盈盈地教导我:“你看,舍得给别人自己才得到的多。”我撇撇嘴,心里却认同了母亲的做法。

  现在,周围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心眼儿这么好?我笑而不答。其实,是母亲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舍得给别人,自己才得到的多。”付出是快乐的,给予是欢愉的,好家风一定要代代相传。

  (刘希)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2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3577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