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俊剑 文/图
在今年的高考中,青田学子林榆浩发挥得不错,考了617分,被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不过,拿到通知书,他年轻的脸上却布满愁云,开学临近,8000元学费还没有着落。
成长在单亲家庭
生活仅靠妈妈打零工维持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青田县瓯南街道上白浦村的林榆浩家,当时他正在帮妈妈赵仲杏做家务,看到记者后,他停下手中的活,腼腆地笑了笑。一个清瘦阳光的男生,这就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林榆浩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在2009年离婚,林榆浩和姐姐跟着妈妈生活。“再苦再累,我也要把儿女拉扯大。”十年来,赵仲杏在县城替人烧饭打零工,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一家人住的是两层半的旧房子,比较破败。一下大雨,二楼的房间就会渗水,墙壁上一道道泥水留下的痕迹特别醒目。为了让林榆浩有个相对好一点的生活学习环境,妈妈让林榆浩住在不漏水的里屋,自己则住在漏水的外屋。
妈妈的辛苦,林榆浩都看在眼里。每当假期回家,他都会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孩子平时话不多,但是很争气,学习也用功,很少让我操心。”赵仲杏说,儿子考上重点大学,是她最大的安慰。
女儿没能继续学业
妈妈希望儿子圆读书梦
“女儿当年没能读大学,我一直很自责、很后悔,但是实在没有办法。现在,儿子考上了好学校,我希望他能继续学业。”说起27岁的大女儿,赵仲杏至今充满愧疚。
赵仲杏说,女儿林耀义的学习成绩也不错,2011年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家里没钱,只读了一年大学就辍学到广东打工,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这些年,女儿四处打工谋生,收入只够维持日常生活,现在在青岛一家家纺店打工。”赵仲杏说。
“儿子的学费加生活费,对我来说是个大数目,开学临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赵仲杏无奈地说,林榆浩每年需要8000元学费,因为报的是计算机专业,为了让林榆浩学好专业知识,赵仲杏咬牙给他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要过一件礼物,这是唯一的一次。”赵仲杏内疚地说。
对于大学生活,林榆浩充满了渴望。他说,他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暑假里已经在家认真自学了专业基础知识。“如果能上大学,我一定刻苦学习,争取每年都拿奖学金,在课余做一些兼职,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尽快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再让妈妈这么辛苦。”林榆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