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读《学习强国》,读到了习近平青春成长的故事,读到了这句话。文章说的是15岁的习近平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来到陕北一个叫梁家河的村庄插队。初到乡村,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关关相扣,步步紧逼,习近平心中也有过茫然、孤独、彷徨、迷惘。然而,习近平的姨和姨夫说的这番话,让他豁然开朗,成功“过关”。
“不依靠群众靠谁?当然要依靠群众!”这句话,也让我想起我的曾经。
我追寻着话音,时光回到上个世纪,那时警察干工作的标配是“一盒印泥、两支笔、几张笔录纸”,下乡靠步行,许多村庄藏身深山秘境,翻山越岭二三十里,给你脚底磨个泡绝对没问题。去办案寻个路、找个人都得靠嘴巴向老乡问路,前辈有句话说得好:“路在嘴上”。为了干好农村工作,我向公安前辈学习,“带上嘴巴”找机会往群众里钻。
往群众里一钻,味道就来了,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找人有人带路,遇到误解时有人站出来帮我说话。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人间至味是清欢。
有一次,我到大山深处调解遗产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当事人又是一对彪悍兄弟,处理起来难上难!但矛盾不解决就可能升级,时间白天不够晚上凑,晚上还是没理清就住村里。留宿在德德伯家,他和大妈睡稻草加草席,让我们睡棉絮加床单,柔软一些、舒适一点。入睡不久,我浑身奇痒,原来是跳蚤在我身上狂咬。电灯一开,嘿!那三两跳蚤蹦得真高,反正睡不着了,干脆欣赏起跳高来,可这些小东西蹦了三两下就没了踪影。关了灯,疼和痒的感觉又来了,无奈,跳蚤伴我入梦。
忽然,窸窸窣窣、叽叽啾啾的怪异声惊醒了我痒痒的美梦。那是老鼠在楼上嬉闹追逐,存心不让我睡觉。直到天蒙蒙亮,老鼠才退场,我又回梦乡。梦未成形,“笃笃笃!”大妈来敲门叫吃早饭了!我起床推开窗,窗外已是农民赶牛下田的吆喝声。我仿佛生活在宋词里:“无寐!无寐!窗外马嘶人起。”
我到厨房吃早饭,大妈问:“竹竹啊,昨夜睡得好不好?”
“好!”我嘴巴说好,心里却嘀咕:昨夜热闹得不得了!
新中国70年破浪前进,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农民也懂得“互联网+”了,微信抖音更是不在话下,跳蚤已很难见到。交通快捷、信息畅通,公安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享受新中国70年的幸福时,我审视自己:驻村过夜,与老农促膝长谈的机会好像变少了?
一个偶然,我和同事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宣传交通安全法。我特意走进那熟悉的农家,进门刚与年轻人打了声招呼,房间里就传出:“我听出来啦,是竹竹来我家了,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是德德大妈在喊我,我闻声快步走进房间,德德大妈说:“老头子四年前已经上山(去世)了,我今年91岁了,眼睛看不见,心却亮堂着,你的声音我老远就能听出来,因为我把你记在心里!”
见到她,就像遇到了老朋友,我既欣喜又惆怅:“想干好工作,就要多往群众里钻!”德德伯的话变得更加清晰,仿佛在告诉我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路,无论是干在派出所,还是行在交警,只要群众在,希望就会一直在。
松阳 叶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