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大警营警情

  □ 通讯员 钟李佳

  本报讯 8月12日一早,龙泉市公安局收到一封来自市民杨先生的感谢信。信中,杨先生称自己在网上被人诈骗了18800元,幸得刑侦民警杨春晓的热心帮助,被骗款全额止付,挽回了经济损失。

  事情发生在7月29日。当天下午,在丽水工作的杨先生由于生意需要,想办理临时贷款,便在网络上搜索关于贷款的相关信息。没想到,一个假冒的贷款网页出现在杨先生的视线里。在这个网站里,杨先生填写了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并接到了一个自称客服人员的电话。在交谈过程中,客服告知杨先生,其日常资金交易流水达不到公司贷款要求,需要通过刷流水交易才能申请贷款。杨先生信以为真,答应让对方帮忙刷流水,并把陆续收到的5次交易验证码发送给了对方,就这样,5千、3千、2千……客服分5次从杨先生的银行卡中刷走了1.88万元。然而,杨先生依然不断收到验证短信,这令他起了疑,急匆匆来到丽水市刑侦支队报警。

  7月29日18时许,借用到丽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工作的龙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杨春晓正准备下班,在获悉杨先生的情况后,他顾不上吃晚饭,迅速打开电脑展开侦查。经过调查,杨春晓发现杨先生的钱被犯罪分子转移到了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于是,他多方联系平台工作人员启动紧急止损,经过近三小时的工作,成功拦截所有被骗款。

  “止付工作最重要的是抢时间,一旦犯罪分子将钱转走或洗出,就很难追回了。”杨春晓说。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移动支付,诈骗分子从中发现了可乘之机,各种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越来越重视对电信诈骗分子的打击和对被骗资金的止付冻结工作。据悉,这已是杨春晓半年来止损的第8起案件,他已为群众挽回资金52万余元。今年4月,市民吴某收到“信用卡逾期未还”的虚假通知,最终被诈骗分子诈骗5万余元;5月,市民林女士在网络上为他人刷单被骗1万余元;6月,市民张某被假冒的“领导”诈骗3万余元……这些案件的被骗款,均因报警及时,被杨春晓成功拦截。

  急群众之所急、竭尽所能为群众挽回损失。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道路上,有一群像杨春晓这样默默战斗着的反诈民警,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犯罪分子战斗,为群众的经济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民警提醒

  广大群众在工作生活中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防止上当受骗。一旦被骗,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报警求助,为止付工作争取时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2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3399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