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秋蕊
本报讯 8月21日上午,在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暨2019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主旨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专家同台论道,用艺术生态的学术态度来重新审视丽水“巴比松”,探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新路径,现场精彩的主旨演讲和卓越的思想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此次主旨论坛的主题是,以艺术为媒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丽水巴比松三十年。这既是一场思想解放的精神盛宴,也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高端平台,与会专家们以全球的视野、全局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真知灼见,分享了不同层面的艺术成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新路径。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着重探讨了丽水“巴比松”的价值。他说,丽水“巴比松”体现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产业价值和生活价值,在产业价值中,当下的“巴比松”需要进一步与美食产业、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创意农业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价值中,艺术家要把传达美、体验美、创造美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先生详细阐述了丽水“巴比松”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他认为丽水“巴比松”走过30多年,始终保有一种向善的精神,体现在对丽水山水自然始终不渝的热爱,对油画语言持之以恒的关注与研究。他热情呼吁丽水“巴比松”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有效利用古堰画乡的独特条件,建构这片风姿独韵的绘画之乡,树立起充满文化自信和时代创造力的精神奇迹,“两岸青山相对出,油画一片丽水来。”
“一个村庄的民生取决于一个艺术家的影响。”法国画家策展人罗杰·亨利先生讲述了法国“巴比松”画派和“巴比松”村庄的故事。他说,发展艺术村庄需要寻找公共、国家或私人赞助者,组织两年一度的博览会,组织一些人道主义的艺术,去出售产品,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艺术家。
同样谈起艺术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先生则介绍和讨论了北京的798园区、宋庄,河南郑州石佛艺术公社等中国的若干城市的艺术区。强调艺术要深入农村,和农村结合,艺术家要担负起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的责任,让农民也能够进入到艺术审美世界。他还建议,提高对地区文化发展格局和质量,各级政府对待艺术发展应该长远规划,走出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
意大利卢尼加纳大区市长联合会主席兼奥拉市市长罗伯特·瓦兰蒂尼先生介绍了意大利的文化区,提出共享从大自然找到灵感的概念,共同创造大自然的价值,注重环境的保护,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再将这些价值投入到环境的保护当中,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中,一定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先生从设计的角度,提出美好生活需要协同创新,发展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方案,转化有价值的成果,培育有价值的人才,以价值来整合资源和要素,实现深度合作,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提高创造性产出的效率和影响力。
据了解,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暨2019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按照“1+3+3+4”的格局,除了主旨论坛外,还开设了3个分论坛、3个艺术讲座和4个展览,一场轰轰烈烈的以艺术为媒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路之旅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