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蓝倞
大山深处的呼唤,在江河湖海交汇之地一次次掀起了潮涌。8月16日,两辆大巴载着30多位“绿荫使者”从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出发,分赴丽水的龙泉市和松阳县。红船起航地与浙西南革命老区再次牵手,以爱心与责任搭建起山海桥梁,与丽水优秀的寒门学子面对面开展结对助学活动。
这份山海深情,源自12年的坚持。2008年夏天,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的绿荫使者第一次走进龙泉,为正在为大学学费焦灼的优秀困难学子送去阵阵清凉。此后的每年夏天,这份爱心绵延传递,如今已累计有192名龙泉学子得到资助,圆梦象牙塔。
2017年,嘉禾绿荫行动的爱心版图再次延伸,首赴松阳开展助学活动。三年过去,35名松阳困难学子与嘉兴的爱心人士结对助学。
爱心在接力,感恩在延续,丽水与嘉兴,用绿荫庇护着幼苗,孕育着芬芳。
特殊的“绿荫使者”范巴陵鼓励学子: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和奋斗”
“绿荫使者”是参加嘉禾绿荫行动爱心人士的专有称呼,他们就像夏日里的片片绿叶,为困难学子的求学之路撑起一片绿荫。在今年的绿荫使者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嘉兴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范巴陵。12年前,正是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来到龙泉,两地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范巴陵年近八旬,此次来到丽水,话语间充满深情:“丽水当年交通不便,但这里的孩子特别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当年的情景,她感慨万千,“第一年开展活动,在最热的季节,记者翻山越岭,对困难学生的家庭进行实地采访、拍摄,带回的一篇篇有温度的报道,在嘉兴掀起了爱心热潮。”
范巴陵参加了今年松阳和龙泉的结对仪式,面对台下的莘莘学子和爱心人士,她谈到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以此作为对年轻人的激励:“一定要有自信和自尊,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境,就觉得低人一等,困境有时能造就另一种高贵。”
范巴陵儿时生活在上海,家庭条件优渥,但此后家道中落。1950年,成绩优异的她考取了收费昂贵的中西女中,成为该校第一个免费生。“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养育’下长大的,我走在路上,常常有不认识的同学悄悄塞一两元钱给我。到后来,我收到的钱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我妈。”范巴陵说,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她学会了自重、自强,学会了爱和被爱。
“其实,爱是一种能力。”范巴陵说,她中学毕业时毅然报考了农业大学,就是想帮助最困难的人群,“中国当时最困难的人是9亿农民,我想学习现代农业知识,为广大农民服务。”
范巴陵此后的学习、工作充满坎坷,但她从不言弃:“我想对同学们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和奋斗。”
结对仪式上的动人瞬间:
“我们是为他们插上梦想翅膀的人”
8月17日,第十五届嘉禾绿荫行动助学结对仪式分别在松阳与龙泉举行,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不断上演。
裴秀敏是来自嘉兴的一位教育工作者,今年是她第二次参加嘉禾绿荫行动,也是她第一次和结对的孩子面对面交流。在松阳的结对仪式上,她为自己的结对学子周家英送上了一幅自己画的油画:“画的名字叫《愿每一个学子都能插上梦想的翅膀》,我们是为他们插上梦想翅膀的人。”随之一起送上的,还有一封写给周家英的信和一行李箱的书。看完信后,周家英几乎落泪:“很感动,谢谢您!”“家英,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今后你有任何需要,或身边同学有需要帮助,都可以跟我讲。”分别前,两人约好,周家英在开学前会到嘉兴“认认门”。
每月基本生活费支出约800元、累计资助困难学子474人次、共支出爱心款320余万元……这是全国自强模范、省道德模范、盲人中医师朱丽华多年来的助学情怀。如今,朱丽华的暖心力量辐射到了丽水,她已经连续两年在松阳、龙泉结对了9名学子。
因为眼睛看不见、行动不便,还要兼顾诊所的生意,朱丽华很少出远门,但每次得知嘉禾绿荫行动的行程时,她总会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姐姐的陪同下前往参加。
“再远也要来,这些孩子很优秀,家里虽然困难,但他们学习很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帮助他们,我很开心。”朱丽华脸上的笑容很灿烂。
在龙泉的结对仪式开始前,前两年受朱丽华资助的6名龙泉学子组队来看望她,她拉着他们的手,挨个问候,而龙泉学子们一口一个“朱阿姨”也充满了关切之情。“我们经常与朱阿姨联系,朱阿姨也很关心我们,我们特别幸运,能遇到她。”去年结对的龙泉学子叶俊鹏告诉记者。
“我们付出的只是金钱,但收获的是一种激励,这些孩子身上的拼搏精神让人钦佩。”“绿荫使者”王军今年带着女儿王文佳参加龙泉结对仪式,结对当天,王文佳和结对学子叶思琪一见如故,叶思琪还向文佳姐姐讨教大学的学习生活经验。王文佳告诉记者:“今年我研究生毕业,工作也稳定了,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感恩的丽水学子:
“将这份善良与温暖传递下去”
“我曾经度过了一段十分黑暗混沌的时光。值得庆幸的是,我从卑微之处走来,亦明白卑微之处的艰辛,家庭的不幸让我更早学会独立与担当,让我更加执著于对知识的渴求和精神的充盈。”8月17日,在松阳的结对仪式上,松阳学子代表叶宏仪饱含深情地给所有绿荫使者念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嘉禾绿荫行动的所有叔叔阿姨,你们及时伸出的援助之手,并不只是资助这么简单,更是对所有寒门学子心灵的救赎与慰藉。叔叔阿姨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这份心底的热忱与盈眶的感动,我们将会带着为理想奋斗的满腔热血前行。”
面对嘉兴涌入的满满爱心,丽水学子也用赤忱回报。爱可以感染人,也可以不断传递。当被爱的人有了爱人的能力,薪火便得以相传。
松阳学子叶伟琴为了赶到县城参加结对仪式,足足走了22.7公里的路,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虽然路很长,但我内心的感激之情难以言喻,传递爱心的种子已经种下。前路漫漫,未来可期,我不言弃。”
“我知道,在任何处境下都要自尊自爱,不放弃自己。今后我会好好学习,用成绩报答绿荫使者的爱心,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龙泉学子季明越也深有感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绿荫使者们伸出援手,为学子们带来荫凉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学子们身上坚韧的力量。
在前往龙泉前,今年刚加入“绿荫使者”的曹洪军将10多岁的小儿子送到松阳一位困难学子家住了一个月,希望儿子能汲取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我们给他制定了作息表,如果有机会,明年我们还想这么做。”
对于曹洪军一家来说,帮助丽水的优秀困难学子,既有付出更有收获:“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和引领,给予孩子更多正能量和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