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也是森林质量提升的一道生命线。
“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手段,防治松材线虫病也要像防治‘非典’一样,不能发现一个病人医治一个病人,而是把所有与病人接触过的可疑之人都要隔离起来,只有全面消灭病源才能根治疾病。”政协委员王启庆十分关注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他建议,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危害面积出现爆发式增长,政府部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出击,同时加强现有政策的研究,寻找突破口。不但要用好现有采伐计划,还可以通过美丽林相建设向上争取政策,增加当年的林木采伐计划。对于一些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性的混交林,要加大抚育力度,间伐松木补植其他珍贵树种。
保护的背后,是一张森林质量提升的规划蓝图。为此,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
“森林质量提升,林相改造光靠政府不行,没有政府长远规划和努力也不行。各地实践证明,要有几十年努力的打算。要明确改造方向、重点树种,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老百姓的积极性。要制定出台责任山林份质量改造、补种、插种的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委员姜波恳切地说。他建议,要高度重视林业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要强化森林经营的意识,探索多种类型林相改造模式,特别要调动老百姓参与林份改造的积极性。此外,他还建议积极鼓励农林科技人员参与山地、林地开发,制定农林科技人员承包开发山地、林地、林相改造的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同时,将绿道、“六边三化”、国有林场等区域林木质量提升的重点区域与绿化林木质量提升结合起来,种出一路一特色,一村一亮点。
政协委员丁岳清则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绿化规划,强化规划实施的刚性,因地制宜搞绿化,突出景观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目前建设工作应以城乡廊道绿化为重点,细化美丽林相建设的规划,推动森林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要强化精品意识,加大投入,久久为功。同时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现林业人才队伍专业化,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一个下午的专题协商会很快结束,副市长杨秀清充分肯定了市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好思路、好建议,督促各职能部门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丽水森林质量提升。